河南经济报记者刘国伟通讯员付玉玲 高 鑫
尊师重道,薪火绵延;汉服翩翩,拓印流芳。7月27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叩问先贤文化之旅,让孩子们纯真的童心与千年古老智慧深情相拥。

夏日轻柔的微风,缓缓拂过淇县云梦山景区那古朴的檐角。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琅琅书声仿佛穿越了漫长的时空,悠悠传来。一群身着传统汉服的孩童,宛如从历史画卷中走出,在这里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研学活动中,孩子们紧紧跟随着研学讲师的脚步,手持精心设计的任务手册,在景区曲径通幽的小径中探寻经典场景。“看,这就是鬼谷子当年授课讲学的地方!”“那边是鬼谷子送徒下山的地方!”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穿梭于山洞与殿宇之间,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与先贤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他们在巨型鬼谷子像前驻足仰望时,那好奇的眼神中,满是对知识与“学习”的懵懂憧憬。

行拜礼,敬先贤,谢师恩,是此次研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孩子们整齐地站在庄严肃穆的鬼谷子像前,认真地整理好衣冠,全体肃立。随后,向鬼谷子像虔诚地三鞠躬,师生一同拜谒“至圣先师”,以一颗礼敬之心叩问文明之源。“一鞠躬,敬师者传道授业;再鞠躬,承匠心精益求精;三鞠躬,祈学业蒸蒸日上。”一声声庄重的话语,在山间回荡,传承着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拓印课堂上,专业的老师详细生动地向孩子们讲解拓印这一传统技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从拓印工具的介绍,到每一个步骤的演示,孩子们都听得全神贯注。随后,孩子们亲自动手实践,在体验传统技法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着拓印的奇妙之处。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宣纸与历史的古韵相互交融,孩子们沉浸其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文化的浸润,不会因脚步的停歇而停止。从古韵悠扬的拜师礼,到笔墨流转的拓印画,这趟丰富多彩的研学旅程,宛如课本外的生动课堂。萌娃们不仅学习了传统礼仪、探索了鬼谷文化的奥秘,还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将云梦山的文脉诗意,小心翼翼地珍藏在童年的小世界里,让“知礼好学”的种子,在心底慢慢生根发芽,等待着成长为参天大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