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姊妹松,岁月深处的生命绝唱
王炜
从木瓜镇向南行约十余公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风景优美的杨兴庄村就静静地坐落在一片梁峁之中。村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多少年来,他们一直过着这种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亦没有尘嚣的嘈杂,有的只是岁月沉淀的朴实无华。其中,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当属承载着无数历史厚韵的两棵七姊妹松。
前往杨兴庄的道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山梁,它们就像沉默的长者,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车轮碾过的每一粒黄土,都浸润着千年沧桑。偶尔凸起的孤峰,如褐色的屏风,彷佛隐藏着秦砖汉瓦的碎影,山风掠过,抑或能听见岁月过往的窃窃私语声。越进到村子深处,草木的清香便越浓,那是蒲公英与苜蓿混合的气息,是苔藓爬上门墙的印痕,更是光阴发酵后的甘醇,让人未曾入村,便已先醉了几分。
终于,杨兴庄出现在眼前。这是一个不大的村庄,依山傍水,草丰树美。鸡犬鸣吠,野花飘香。映入眼帘的正是一派舒适怡人的田园风光。尽管毒日当头,但走在村里的林荫小道上,清风习习,扑面凉爽。像是一幅自然生成的水彩画,白墙青瓦,门楼小院;旧貌新颜,非常养眼。穿过蜿蜒曲折的村道,高出平台之上的观音殿,飞檐翘角,若隐若现。而殿前,两棵新栽的姊妹松,傲然挺立,华盖初成,它们在一片绿植的掩映下,仰望苍穹,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七姊妹松的传说,在老辈人的口中耳熟能详,在当地代代相传,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古老传承,已经深入人心。当年,杨兴庄村的一户姓杨的富户,生了七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宛如天仙下凡。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提亲的媒人络绎不断,几乎踏破门槛。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女儿们最终都嫁入了各自中意的人家。嫁人之后,天各一方,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很难相见,但姐妹情深,却从未改变。她们相约在各自的家门前栽下松树,让其成为彼此思念的见证。 七棵松树长成后,根在地下生长,枝在风中相望,从不同地方,传递着相同的深情。七姊妹以松针为笔,在天地间书写相守的诗行。春日里,新抽的松枝是互寄的信笺;冬雪时,覆压的白絮是共织的素裳。七棵树,七颗心,在岁月的长河里,用年轮丈量着思念的里程,每一缕清风过境,都成为她们传递牵挂的一段邮程。
眼前的这两棵姊妹松,曾经是七姊妹松中的幸存者,也是佼佼者。当年,它们比肩而立,树干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展臂而过略显狭窄,垂臂则绰绰有余。树头紧紧交织在一起,近看,两树相互依偎,宛如亲密无间的姐妹在私语;远观,却又像一树独立,挺拔而雄伟。树身刚劲挺拔,笔直端庄,粗糙的树皮上布满了岁月的纹理,每一道纹理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那斑驳的印痕,是风雨的雕琢,更是时光的馈赠。
抚摸着松树粗糙的皮肤,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它们枝繁叶茂,参天耸立,成为当地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无数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风采。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动人的诗篇,画家在这里描绘不朽的丹青,孩子们在树下嬉戏玩耍,老人们在一旁谈天说地,姊妹松,见证了杨兴庄往昔的繁荣。
在坊间,姊妹松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鸳鸯松”。据说,东面稍高的那棵松树,有着明显的男性表象,高大挺拔,气宇轩昂;西边稍矮的那棵,则有着女性的柔美,温婉秀丽,婀娜多姿。它们宛如一对相濡以沫的恋人,历经风雨,患难与共。
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前,当地的三皇庙内,有一位姓张的小道士,尚未婚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杨兴庄村一位姓杨的美丽少女。只看一眼,便注定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们互生爱慕,从此,只要一有机会,就私下相会。在那个年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尚没有自由恋爱一说。所以,大多数郎才女貌的婚姻都以悲剧告终。
有一天,趁着小道士的师父外出,这对少男少女又偷偷跑到寺院门口的空地上约会。他们情意绵绵,互诉衷肠,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之中。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小道士的师父突然有事返回,眼看躲避已经来不及,两人又急又怕。小道士担心受到师父责罚,慌乱之中,用自己刚刚学会的一门法术把他们变成了两棵松树。可惜,他只学会了变术,却不会解术。就这样,这对少年佳人,一朝成松,再难以恢复人形。从此以后,他们化作两棵参天巨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相互陪伴,成了一道永恒的风景。
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让姊妹松不仅仅是两棵普通的树木,更成为爱情的象征,它们的存在,让人们相信,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爱情,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即使历经岁月的沧桑,真正的爱情也愈久弥香。
然而,命运并没有垂青杨兴庄的七姊妹松。在以后的岁月来去中,姊妹松被无情砍伐,曾经枝繁叶茂的古松轰然倒下,雨雪风霜,彷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此去经年,时光翩跹,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关于七姊妹松和观音殿的故事,都淹没在历史的风烟里面,渐行渐远。
但是,有些记忆,无法抹去;有些感情,自在人心。
光阴辗转,兜兜转转,时间来到2006年以后,因缘际遇,在榆林市金利源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爱林的资助下,观音殿得以维修,姊妹松能够重栽。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是对人们心中那份美好情感的珍惜和守护。
如今,岁月徜徉,站在重栽的姊妹松前,虽然它们还没有长成昔日的参天模样,却已经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新生后的希望。它们的根,深深地扎进这片土地,汲取着养分,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姊妹松,又将成为杨兴庄的骄傲,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风景。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姊妹松上,为它们披上了一层迷人的金黄。此时此刻,观音殿充满一种神秘的氛围,显得更加美丽。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村庄,与姊妹松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图。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七姊妹松,是杨兴庄的灵魂,是岁月深处的生命绝唱。它们承载着古老的传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寄托着人们的情感与厚望。无论岁月如何流淌,都将永远屹立在这片沃地之上,向后人诉说着那些动人的故事,传递着永恒的爱与美好。而每一个来到杨兴庄,看到七姊妹松的人,都会被它们的故事所感动,都会在心中留下难忘的印痕。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两棵松树,更是一段历史,一种象征,一份感情,一种精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