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元江县滑石板发电站。右下昆洛公路(G213)通往安定、墨江方向的滑石板长坡
回头弯:指圆心角接近、或大于180°的回转形曲线,常用于山区公路需克服高差而展长线路工程,由于平面线形差,一般仅限于二、三级以下公路运用。
昆洛公路在元江坝子蜿蜒一段砂石黄灰路向安定方向延伸,顺山脊顶部爬行30余公里的滑石板长大坡。卫星图可见(橙色G213):哀牢山脉典型地貌的等高差。高原盘山公路,一般由山头、洼地、山脊、山谷、鞍部等几种基本地貌组成。
继续沿山脊梁爬行30余公里的元江滑石板长大坡、因远和安定坡
昆洛公路(G213)元江/墨江“界址坡”公路,正V型“展线”
沿途标志——
墨江纸厂(水癸)倒V型“展线”,连续弯道后,再下◣杨仕岭大坡
昆洛公路边 – “王自珍坟山”、一位被遗忘、被民间诋毁名誉的女英雄
(66) 軍令字第001号
中国人民解放軍 云南省軍区 (命令)
授予王自珍民兵英雄称号
墨江县联合公社水癸河民兵排,女基干民兵班班长王自珍同志,无限忠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无限忠于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无限忠于伟大的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对阶级敌人刻骨仇恨。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三日,只身捕捉反革命分子,英勇顽强,殊死搏斗,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硬骨头的英雄气概,不愧是毛主席的好民兵,不愧是全省民兵的好榜样。特授予王自珍同志民兵英雄称号。
愿全省民兵,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下略)
墨江县联合公社癸能大队水癸河生产队石拱桥,这是连接马帮从碧朔驿过来“开烧”之要津,由此,再爬界址坡,向元江县的因远坝“赶脚”。
女英雄王自珍牺牲以后,墨江县委、县人委、县武装部在全县开展“学习英雄王自珍”活动,墨江县歌舞团排演并传帮带《十唱英雄王自珍》的花灯旋律、唱词等,深入23万各族儿女心中;墨江照像馆加洗数百张王自珍烈士生前照片;在墨江县小组织下,高50班于1966年8月去到英雄的故乡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周,同学们还加入了与王自珍生前战友、基干民兵余美华等在村里、石拱桥周边的夜班巡逻。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却不懂得爱戴、拥护他(她)而靠诋毁英雄赚人气、赚流量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民族,更为可悲。
昆洛公路边-
“余闻墨江,美哉壮哉;哈尼之乡,风和日暖;回归之城,一线两带;双胞之家,欢聚一堂。始至近代,重九护国恩旸;终结帝制,功果光照汗青。民国四年,恩旸参议县长;朝梁呈准,他郎易名墨江。求民族解放,雄师南下秋风落叶;剿败军残匪,自卫边纵浴血南疆。噫嘻兮墨江,取乎于先祖之风烈,得乎于天时地利人和。(节选《墨江赋/彭桓》)”
“……革命先烈镌英名,揭竿卧龙明子山;支队司令王宗白,解放墨江第一枪。”(节选《碧朔赋/彭桓》)
清明、六一,苍天青松,哀婉低缓的扫墓歌:”翻过小山岗走过青草坪, 烈士墓前来了红领巾. 举手行队礼,献上花圈表表心……”
昆洛公路边-
《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是长期流传于云南省墨江、元江、新平、江城一带的哈尼(碧约人)叙事长诗,收集整理:刘曙、姜羲、李广学、郭东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14号》。
图照:碧约人弹唱叙事长诗、民族英雄史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
“铜炮枪,金竹帽,伢约筚篥过山号;大鼓舞,银泡俏,伢迷口弦秋千绕。洛奇洛耶,英雄如斯;扎斯扎依,善美如神;哈尼史诗矣,奇伟瑰丽。(节选《墨江赋/彭桓》)”
注:洛奇洛耶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扎斯扎依为“聪慧善良”的花朵。
女:金乌西坠矣打合依么 —— 太阳落山么,走来回去啦……
男:玉兔东升兮夺科腊司——等一下叨,月亮升起来么,再玩一下嘛……
段以德先生题墨江普益公园“汉哈双文”对联艺术特色:上下联,前五字为汉字组成,后四字由哈尼语组成。先生把汉语和哈尼语巧妙融合,形象反映“汉哈文化”在全国唯一“哈尼族自治县”的本土融合。
“忆往昔,他郎人文八景:九叠联珠,双溪绕阁,青烟古洞,双峰叠键,笔架连峰,龙泉滚珠,碧岫灵仙,墨江锦澜。于是乎:景致迷人观音阁,指点江山何怀道:“九叠珠联三宝地,双环玉抱小西天。“于是乎:妙趣横生普益社,汉哈楹联段以德:“金乌西坠矣打合依么,玉兔东升兮夺科腊司。(节选《墨江赋/彭桓》)”
待续:《昆洛公路G213之“路水坡、老苍坡、玛萨坡记忆”》 (彭桓/2020/疫情蜗居之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