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培/2025/7/25
2周前的7月11日,从法国巴黎第4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传来好消息,西夏王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0项“世遗”,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文化遗产总数位列第二位,这确实让我开心了好一阵子,为国家的悠久历史和灿若繁星的文化倍感兴奋。
2008年深秋,游览宁夏西夏王陵
祖国的母亲河黄河从青藏高原源出后,进入宁夏平原后,受西部贺兰山的阻挡,只好向北流去,进入内蒙后又南折,流入陕西和山西之间的峡谷地带,形成了一个“几”字形。又由于贺兰山东侧的巨大洪积扇,有了黄河的滋润,便形成了富裕的银川平原。这块肥沃的土地曾经被匈奴人、突厥人、吐蕃人相继占据並繁衍后代,直到宋代,一个原为党项族的军阀定难军节度使李元昊宣布从北宋分裂出去,称帝立国后,西夏王朝便展开了它近200年的历史,这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入“世遗”的九座西夏王陵便是历史的见证。
游宁夏时,拍到雄伟壮观的贺兰山,这条山脉南北走向,它能阻挡冬季滚滚寒流,又为东侧的黄河输入大量淡水,将山东侧的巨大洪积扇形成了"塞上江南”,这山也是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畜牧区的天然分界线。
这李元昊在公元1038年称帝后,直到1227年,共延续了189年,共历10帝,分别是景帝李元昊、毅帝李谅祚、惠帝李秉常、崇帝李乾顺、仁帝李仁孝、桓帝李纯祐、襄帝李安全、神帝李遵顼、献帝李德旺,和末代皇帝李睍,並在首都与贺兰山之间的风水宝地上建了王陵。现存仅9座王陵中,没有最后3位,仅7帝有陵,另2陵为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分别被李元昊追尊为夏太祖和夏太宗而筑的王陵。
西夏王陵,2008年我参观时,已评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党项民族因多年附属于唐代,所以在选陵建陵方面都参照汉民族习俗,那就是就近和择高原则。就近便于祭祀,择高为防止水淹。而西夏王陵位置正好符合这两点。
就近,陵区位于西夏王朝的都城兴庆府(今天的银川市兴庆区老城)西70里,不太远,当天可来回。择高,陵区在贺兰山东麓,海拔约在1100米到1200米之间,比银川市的海拔1000米左右,高出100一200米。加上西夏党项人把贺兰山奉为神山,所以把祖先和自己以及后代安葬于神山之侧那是再妥当不过了,所以西夏王陵的地理位置较优,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风水好,是宝地。
这个择墓标准,也给我们有所借鉴,即你要选择父母或自已的墓地,标准主要就两个,一是就近,清明冬至扫墓比较方便,交通便利很重要,过去还考虑落叶归根,葬到故乡去,现代人可能不很在乎这一点,象杭州周边几个墓区均风水宝地,又方便上坟,全家人开个车去半天即可来回,何必跑几百公里几千公里去上个坟,得花几天时间还要不少路费;择高朝南,也是我们择墓的必要条件,高点不淤水,子孙后代发达,也是中国人必奉的择墓条件。
光秃秃的西夏陵,外部建筑全被蒙古人烧毁了
西夏王陵被蒙古人严重破坏,与西夏王朝和蒙古成吉思汗政权的交恶密切有关。
西夏政权与当时并存的北宋政权、金政权、蒙古政权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之间一会联合对付另一个政权,过不了多久联盟破灭又成了仇人,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就拿西夏、金、蒙古三者来说吧,蒙古人与西夏人约定联合灭金,但遇到金顽强抵抗后,西夏王朝又背信弃义中途退出战场,这就遭到成吉思汗的不满,待蒙金战事一结束,蒙古人就挥兵南下征伐西夏了。西夏人作了多次顽强抵抗,大臣阿沙敢不还口出狂言:“度力不足,何以为汗?”,这让成吉思汗恼怒不已,看《蒙古秘史》,成吉思汗“每次吃饭时,都要说:把他们消灭干净,杀死,消灭掉!”还有野史笔记上记载:成吉思汗攻下西夏王城后强迫西夏王妃为他陪寝,这王妃也仗义,面对强暴毫不畏惧,竟一口咬断成吉思汗的生殖器。成吉思汗挣扎后临死前下旨,要大肆屠杀西夏人。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曾横扫亚欧大陆,他的子孙后代在中国建立了元朝。
我见到九座西夏王陵中规模最大,残存最好的三号陵,据专家们估计是西夏王朝立国者李元昊的王陵,其月城神像全毁,墓道挖出一个直径23米的大坑,里面的尸骨全无,估计全被蒙古人挖出去晒尸了。陵园地面建筑全毁,都城被彻底烧光,所有文物一火了之,全城人逃的逃,杀的杀,繁华之都成了荒墟。当明代初年,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庆王朱栴封于宁夏时,当地还是一片荒凉,这位读过书的皇子在他的《宁夏新志》中留下了“李王墓,贺兰之东,数冢巍然,即伪夏所谓嘉、裕诸陵”的记载。加上后来不断有人到此挖石取砖,整个陵区空无一物了,只留下几十个荒土堆在凄风苦雨中伫立着。直到1971年,考古学家们在这儿找到西夏文(西夏为去中原化,创造了西夏文字)的断碑后,才确立这儿是中国的金字塔一西夏王陵。又经过考古学家们艰苦的挖掘考证,才初步认定:
四号陵裕陵一葬太祖李继迁。
六号陵嘉陵一葬太宗李德明。
三号陵泰陵一葬景宗李元昊。
一号陵康陵一葬襄宗李安全。
二号陵庄陵一葬桓宗李纯祐。
五号陵献陵一葬惠宗李秉常。
七号陵寿陵一葬仁宗李仁孝。
八号陵安陵一葬毅宗李谅祚。
九号陵显陵一葬崇宗李乾顺。
荒草凄凄的西夏王陵
西夏王国的文物被蒙古人破坏得相当干净,我在西夏博物馆中见到的后来收集到的文物相当缺少,有价值的基本没有。这一方面说明蒙古人的野蛮,成吉思汗大军的残酷,同时也告诫后人,国家之间关系的处理得相当谨慎,不得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稍有不慎,即会召来灭顶之灾,西夏王朝的灭亡和消失,便是一例,西夏王国留于我们的教训无穷,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呀。
参观西夏博物馆留影(2008/1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