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平发布】
当欧洲青年穿梭在一座座千姿百态的碉楼,当他们走进隐藏于“天下粮仓”的先锋书店,当他们站在侨博馆的玻璃橱窗前驻足沉思——这一刻,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图景,更是一种文明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欧洲青年走进开平碉楼。
7月24日,来自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瑞典、亚美尼亚等欧洲10余国的近30名青年代表走进江门,游碉楼、逛书店、玩文创,在侨乡独特建筑群中,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促进中欧文化交流交往。
这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桥见未来·欧洲青年领袖湾区行”系列活动子活动“历史之桥·初识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其间,代表团先后参观了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
走进“碉楼之乡”开平,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和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在眼前铺展。“我仿佛来到了碉楼博物馆!”来自法国的Lise Toussaint感慨,儿时因为随手购买的历史书认识中国,带着好奇而来,在自力村竟看到了书里的场景。沿着狭窄的楼梯而上,她走进铭石楼,仿佛穿越到楼主人居住的年代,“碉楼很美,也很特别,它不仅代表着侨胞的防御智慧,更承载着他们的故乡情结。”
Lise Toussaint(中)与同行好友在碉楼上合影。 林芷仪 摄
Matias Acosta是欧洲一家企业的CEO,在他看来,散布在乡间的这些碉楼,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是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看到,中国不仅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还有历史文化传承。脚下是历史,抬眼是未来。”
欧洲青年与开平碉楼合影。
在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Giorgiana Karenina被眼前的文创产品吸引,她挑选了一些明信片和“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冰箱贴,想要带回西班牙。“这里的一切都很吸引我,我要向更多朋友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推荐他们来玩。”
Giorgiana Karenina挑选了喜爱的文创产品。
在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了解青年创业故事。
来自罗马尼亚的米莉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由于工作原因,她常常往返两国。在米莉眼中,此次江门之旅让她看到了不同的乡村一面,“这里的乡村充满了青春气息,创业基地、书店、民宿,非常有活力,年轻人返乡创业,政府鼓励加持,这很值得欧洲国家学习。”
文创产品最受喜爱。
“指尖上的碉楼”吸引外国友人。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江门与欧洲渊源深厚、来往密切,近13万名江门籍侨胞旅居欧洲。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是全国唯一面向全欧洲的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平台,近年来吸引了大批欧资项目落户。截至去年底,该合作区累计落户欧资企业160多家,累计投资总额超150亿美元。
欧洲青年走进侨博馆。
“来到江门,看到了江门的现代化发展,看到了江门人的生活,也看到了江门的未来。”本次欧洲青年领袖湾区行代表团团长Jacobo García表示,对于代表团里的青年们来说,此次活动是一个了解中国发展情况的绝佳机会,希望与江门、与中国寻求更多交流合作机会。
江门市委常委梁红武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和欧洲国家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合作共赢、促进民心相通。“我诚挚邀请大家常来江门,将自己的美好体验与感受传递给亲戚朋友,介绍更多欧洲友人来领略江门之美、湾区之美、中国之美。”
来源 |南方+
编辑 |梁文娟
审核 |冯玉莲
监制 |司徒艳君
点个赞
和
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