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A.lmm
7月28日,河北承德兴隆县,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打破了18名游客的避暑计划。
当天凌晨,洪水咆哮、暴雨如注,包括6个孩子在内的18名游客在民宿老板急促的敲门声中惊醒,仓皇逃向山顶。
四辆私家车尽数被洪水卷走,所幸无人伤亡!
避暑变遇险
2025年7月26日,河北沧州的李女士与朋友携带6名孩子,一行共18人。
驾驶着4辆私家车前往承德兴隆县青松岭镇快活林村避暑。
这个被标注为“避暑精品线路”的山古村落。
坐落在两山夹峙的河谷地带,是游客们逃离酷暑的“天然空调房”。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避暑圣地”在历史上曾多次遭遇山洪侵袭。
起初阳光明媚的旅途,在27日下午发生骤变。
当天下午,晴朗的天空开始下雨,起初很小,逐渐转为倾盆大雨,但游客们并未警觉。
然而,兴隆县气象台其实已提前6小时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瞬时降雨量将达到292.6毫米。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预警信息竟卡在了“最后一公里”。
民宿老板并未注册应急短信服务,游客的手机也始终保持静默。
深夜,当游客一行正陷入熟睡中时,泃河水位悄然暴涨。
28日凌晨2点,民宿老板赵建国被异常的雨声惊醒。
这位58岁的本地人凭借着采药练就的山地经验,瞬时预感危险已经逼近,挨户拍门呼喊“快撤!”
然而,此时的洪水已如野兽般开始撞门,李女士开门瞬间浊流灌入。
“水位每分钟上涨10厘米,15分钟内淹没了床铺。”李女士这样描述。
此刻,后院那条赵建国平日采药的隐秘小路,成了18人唯一的生路。
自然的威力在这天夜里露出凶恶的獠牙。
在李女士拍摄的视频里可以清晰看到,冰箱、轮胎在洪流中翻滚,直径30厘米的杨树被连根拔起。
更惊心的,还是停在民宿门口的车辆。
一辆7座SUV撞上桥梁瞬间沉没,其余3辆车则像玩具般被洪水卷走。
水利专家测算,当时瞬时流量已达200立方米/秒,是平常河道的20倍。
而这时,这场灾难,才刚刚拉开序幕......
孤岛15小时
当一行人撤至半山腰废弃的护林站时,18人早已浑身湿透。
他们躲进了砖混结构的平房中暂避风雨,但却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断水、断电、断网的困境。
在微弱的手机屏幕光下,两位母亲用剩余不多的电量发送定位试图寻求帮助,但信号格却始终空白。
黑暗中,人的恐惧被无限放大。
11岁的孩子拽着李女士的衣角,哭着问“妈妈,我们会不会像新闻里那样死掉?”
而此时,暂时庇护所的远处传来树木断裂的巨响,山体滑坡带来的泥土腥味让众人感到更加不安。
好在,村民们的守望相助点燃了希望的火苗。
快活林村支书王德军冒雨送来蜡烛和棉被,还组织村民轮班检测水情。
65岁的张桂兰翻出库存的挂面,用柴火灶煮了50多碗面,甚至还特意多撒了驱寒的姜丝。
她说“这时候能吃口热乎的比啥都强。”
游客们捧着碗,手不住的颤抖,尽管面汤有点咸,但这时也再无人挑剔这些。
天亮后,洪水暂时退去,但残酷的现实却摆在眼前。
4辆私家车全部损毁,共价值80万元。
李女士回忆道“那一刻,我知道我们这辈子攒的钱全没了。”
然而,更棘手的是保险问题。
未投保“涉水险”的车辆仅能获得30%-50%的赔付。
而民宿未购公共责任险,20万元财物损失索赔无门。
在事后,民宿老板张建国说道“我在这儿开了十来年店,这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水。”
不过,此次山洪中,他的精准预警让这18人躲过一劫。
而下游另一民宿中的6名游客,却因未及时撤离,抱树6小时才等来救援。
当孩子们蜷缩在湿被子里发抖时,山外正在展开一场灾后重建与救援工作。
劫后余生的希望
28日下午,洪水逐渐消退,路面渐渐恢复通行。
在村民的帮助下,李女士一行人与天津游客拼车,乘坐大巴安全离开事发地。
29日,兴隆县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快活林村的道路已抢通。
但通信仍未完全恢复,约三分之一的游客已安全撤离。
然而,这场灾难的影响远未结束。
青松岭镇、陡子峪乡和六道河镇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其中,六道河镇因山体滑坡和道路中断,甚至一度与外界失联。
发生险情后,河北省和承德市第一时间调派15支救援力量,集中抢通道路、搜寻被困居民。
同时,针对游客的损失,相关部门已启动保险理赔程序。
李女士表示,自己的福特SUV尚未购买涉水险,理赔金额可能无法覆盖损失。
而民宿老板或许会因其选址和应急预案是否合规将面临法律责任的问题。
“下次出行前,我一定先查逃生路线,而不是拍照打卡点。”提起当天的惊险,李女士仍心有余悸。
与此同时,这份用灾难换来的觉悟,也正推动着当地旅游风险的改变。
兴隆县副县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在暴雨后极易发生次生灾害。
未来将加强跨区域气象联动,并对山区民宿进行安全审查。
这场山洪不仅改变了18名游客的命运,也暴露出山区旅游的安全隐患。
如何防患于未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承德山洪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山区旅游的美景背后,潜藏着致命的风险。
生命无价,唯有敬畏自然,才能在“诗与远方”中守住安全底线。
逝去的车辆可以重买,但失去的生命却永远无法挽回。
参考资料:极目新闻——18人承德避暑遭遇山洪:凌晨3点被民宿老板叫醒往山上逃生,开来的4辆车全被冲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18人承德避暑遭遇山洪:凌晨3点被民宿老板叫醒往山上逃生,开来的4辆车全被冲走
中国网——游客自驾河北兴隆遭遇洪水:民宿连夜转移游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