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大地一片炎热
人们纷纷寻觅清凉避暑好去处
地处云贵高原大娄山北麓海拔1000多米的遵义市桐梓县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森林密布、绿树成荫、群山汇聚、水流潺潺、凉风习习、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夏季山区气温26摄氏度左右,有天然空调之称,是不可多得的夏季消夏纳凉的避暑胜地。“凉”资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热”产业,每年有20多万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广东、福建、上海等地的避暑觅清凉的“候鸟”在夏季入驻桐梓,给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九坝镇山堡社区、尧龙山镇尧龙山社区、茅石镇茅坝社区、大河镇七二社区等地群众吃上了专业的乡村避暑旅游饭,避暑产业成为当地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生态绿色产业,绿水青山转变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步伐。
说起桐梓适宜的避暑条件,重庆市避暑客人黄代富深有感慨地说:“桐梓县山堡社区是个好地方,海拔1300多米,夏无酷暑,村民种植的生态蔬菜、养殖的生态鸡、猪、羊等是健康绿色的生态食材,对我们的休闲避暑康养很有益,我在此避暑已经18年了。”
“老板,你这点真的凉快。你还种了不少的蔬菜,林中还有些跑山鸡,是你的吗?”7月21日,记者在大河镇石牛村茶园组邓远来的避暑乡村旅馆采访时,湖北省武汉市避暑客人李彩英一行从林中散步归来,看到邓远来在小菜园采摘蔬菜时,说起了当地的避暑情况。“我们这点的海拔有1380米,只要下雨,就是云雾缭绕,空气中有一股股清新的气味,富含负氧离子,很适合你们休闲避暑康养。我种植的5亩蔬菜和放养的200羽跑山鸡,就是为你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绿色生态食材,让你们吃的安心、放心,在山区过好避暑生活。”邓远来与游客聊起当地的避暑环境。
“这点的避暑条件就是好,山庄地处大山之中,清净、干净、整洁,周围绿树环绕,空气清新,老板还种了5亩多的生态蔬菜,喝的还是山上的矿泉水。在这里避暑就是安逸舒服,我在刘老板这点避暑已有5年了。”四川省泸州市避暑游客杨清桂非常认可官仓镇公平村天湖山庄的避暑环境。
“这几天重庆太热,所以到茅石镇寻找避暑的地方。这点还有便民餐厅,吃饭也方便,是我避暑的‘故乡’。”重庆市九龙坡区避暑客人王刚谈起茅石的避暑条件赞不绝口。
“我们尧龙山海拔1200多米,很适宜发展休闲避暑产业。我从事避暑接待业务已经有15年了,每年都有60人到我的山庄消夏避暑,两个多月就给我带来10万元的收入。”尧龙山镇天域山庄老板陈健非常满意避暑产业带来的收入。
“木瓜镇水银河漂流,真的是人间仙境,是消夏享清凉漂流的天然场所,我每年都要与朋友到水银河漂流。”重庆市北碚区游客张杰谈起水银河漂流带来的清凉就非常高兴。
谈起桐梓优越的避暑条件,贵州逸都旅游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九坝印象经理聂云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从2013年入驻九坝,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开发避暑旅游地产,很受避暑业主的欢迎,每年到九坝印象避暑的‘候鸟’3000多人。”
“九坝就是凉快,所以我才在桐梓九坝印象购买避暑房,每年要在桐梓生活4个多月,避开重庆炎热的夏天。”九坝印象业主袁晓东说。
据了解,桐梓县从2005年起,充分发挥大自然赋予的“凉风”资源优势,针对外地客人夏季避暑需求,在全县适宜乡镇大力发展乡村避暑产业。村民通过销售“爽爽凉风”,做起了山区独特的夏季避暑“凉”生意,成为可持续发展增收致富的“火热”好产业。还通过“旅游+”,有机地把乡村旅游、康养产业、休闲避暑和农产品、服务行业相结合,以“村晚”活动丰富避暑游客的避暑生活,让“爽爽凉风”吸纳更多的外地客人知晓、了解桐梓,把“凉风”产业做成了独具一格的乡村振兴重要支柱产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