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村晚”的3000个观众席位又被一抢而光。这样的火爆场景,从7月11日“2025桐梓‘村晚’夏季联欢”在当地启动以来天天上演……
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村晚”现场。罗星汉 摄
目前,这个仅2.4万本地居民的黔北小镇,已吸引来12万旅居客,近三年平均每年夏季旅居客都在10万人以上。九坝镇围绕避暑旅游产业,将“凉”气候变成“热”经济,实现年旅游产业综合收入20多亿元,人均涉旅收入约1.5万元。
这一切始于2006年重庆、四川遭遇的50年一遇特大高温。两地人纷纷“出逃”,地处“川黔咽喉”“黔渝锁匙”的桐梓县娄山关九坝镇,距离重庆市区仅1.5个小时车程,每立方米负氧离子浓度高达2.9万个,夏日平均气温23摄氏度,因此成为川渝人避暑的首选。
俯瞰桐梓县九坝镇。李正国 摄
当时,各村群众纷纷腾房清屋,做起了短期的避暑民宿生意,部分民宿业主还前往车站拉横幅揽客。由于基础条件差,洗浴靠桶提水、吃饭与村民搭伙,还面临医疗卫生条件滞后等问题。九坝镇党委书记赵德富说:“一场‘热浪’冲出了避暑经济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深化与黔中城市群合作,带动黔北地区发展。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贵州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合作。
桐梓县紧抓机遇,从解决医疗康养、推进“乡愁”建设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避暑经济发展。
2023年,川渝滇黔边界区域医疗联盟正式成立,跨省联动助推优质医疗服务下基层,让游客和群众在九坝镇就能享受到跨省远程AI体检诊疗服务。同时,桐梓县迅速将川渝旅居客慢性重大疾病纳入该县卫生系统检测试行管理,县医院在九坝镇多个旅居客集中区设点,派出数十个专家驻点开展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提升,解决了“候鸟”游客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 九坝镇供图
桐梓县还整合各种资源,建成旅游干线公路500多公里、乡村公路3700多公里。我省积极支持桐梓县发展避暑经济,与重庆、四川等8省(市)商务部门签订了《生活必需品市场联保联供合作协议》,保证了九坝镇旅居客物资所需。
为了让旅居客吃得放心,九坝镇在民宿中开展“村康乐养”服务。山堡社区“杨家大院”民宿专门从重庆请来厨师,办起了川渝口味食堂,受到旅居客好评,目前他家76个床位全部住满,明年的部分床位也已被预定。
十里云湖社区食堂按照“药食同源”配菜,对不在食堂就餐的游客,派出健康管家上门服务。
为了让旅居客玩得开心,九坝镇为“候鸟”社区搭建“村晚”舞台,组织了近千支社区文艺队伍参加表演。目前已举办了300余场“村晚”活动,现场观众超70万人次,互联网传播量超5000万次。
旅居游客在桐梓县九坝镇吃长桌宴。史开心 摄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越来越多旅居客选择在九坝镇安家,如今,已有1.3万户在当地买房。夏天过后,陆续返程的旅居客还成为推介九坝镇避暑游的“主力军”。
除发展旅游产业外,桐梓县还积极打造重庆“农产品保供基地”,引进约30家成渝农业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将桐梓县的方竹笋、花椒等生态农产品推向重庆市场。“我们的农特产品很受成渝市场欢迎,去年共销售农特产品约2.5万吨、销售额5亿余元。”九坝镇宣传委员金伟表示,该镇正在积极作为,努力争当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排头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治宽 谢予谦
编辑 杨羽
二审 赵昆 高大涛 杨韬
三审 闵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