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洞庭渔歌小镇,霞光铺满湖面。59岁的老居民姜建春在西瓜山湿地公园散步,身旁游客举着手机记录美景。“以前垃圾蚊虫多,居民都少串门。旅发会让这里成了打卡地,外地朋友问起,我说这是我的家,特别自豪!”江建春的话道出了居民的共同感受。
作为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观摩项目,这个小镇已完成“城市更新+生态治理+文旅振兴”的蜕变,成为文旅融合新标杆,正以全新姿态吸引八方来客。
旅发大会落幕,小镇热度未减。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嘉伟 摄
环境蝶变:旧村焕新,湖韵引客
洞庭渔歌小镇位于岳阳楼区西瓜山片区,东临东风湖公园,西接西瓜山湿地公园,距岳阳楼景区仅3公里,属中心城区滨湖核心地带,规划面积约200亩。这里原为黑臭水体严重的破旧渔村,今年4月开工后,通过水体净化、房屋提质、业态升级,成为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
小镇按“三馆、两园、三街、四巷”规划打造。“三馆”为洞庭渔歌非遗馆、江豚文创馆、烧烤博物馆;“两园”是西瓜山、东风湖两座湿地公园;“三街”含烧烤主题街、渔歌文化街、江豚文创街;“四巷”即渔、虾、蟹、酒四条特色巷子。曾经的黑臭水体已成“美丽河湖”,破旧渔村变身为宜居宜游之地。
小镇配套完善,两个大型停车场可容纳上千车辆,专业物业保障服务与安保,实现了来客“开心往、放心玩、称心享、平安归”。
业态勃兴:商户扎根,民生升温
环境之美催生商业活力。湖畔故居咖啡馆老板胡帅常对着湖面调试咖啡:“晚上灯光亮起,坐在湖边喝咖啡特别惬意。”他坚持手工现萃,虽工作日客流不稳,但对未来充满期待:“政府引流、我们用心,肯定能成!”
渔歌小院老板闵建军是资深餐饮人,5月20日试营业以来,平价湖鲜土菜馆已雇十几名员工,其中四五个来自周边社区。“人均四五十元,定位精准。”他投资五六十万元,预计一年内回本,“环境好、政府支持,得加油干!”
芷兰小庭老板王栋于5月开张,小店虽只有4张餐桌、4名员工,但他干劲十足:“环境这么好,必须做出点样子来。”经营河鲜家常菜的他,忙碌时从早到晚不停歇。
目前已有11家商户签约入驻,涵盖餐饮、文创、茶艺等业态。国际啤酒节期间,35家商户进驻烧烤主题街区,意向入驻者达80家,小镇磁吸效应初显。
活力绽放:节会引流,非遗铸魂
节会是点燃小镇生机的火种。5月下旬的洞庭渔歌文创周暨啤酒烧烤嘉年华中,摩登市集、烤神大赛、渔歌汇演接连上演,数日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超5万人次,直接消费破千万元,带动500余人就业。
文化是小镇的灵魂。作为国家级非遗“洞庭渔歌”活态传承基地,小镇以“三馆两园”为载体,将渔歌融入现代文旅。“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共建模式,实现生态红利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被央视誉为“诗意栖居的现代渔乡”。
旅发大会落幕,小镇热度未减。东风湖社区副书记彭志鹏介绍,旅发大会后,小镇的活动不断,免费电影已在烧烤街区连放50晚,更多引流活动正展开。运营方汇城集团负责人表示,将引入优质第三方运营,打造“洞庭渔歌文创市集”与“岳阳烧烤PARK”品牌,让小镇“有根、有魂、有生命力”。
记者手记《《《
站在洞庭渔歌小镇,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的商户、优美的环境,深刻感受到旅发大会带来的强大动力。
这里从曾经的破旧渔村,变成如今充满魅力的文旅小镇。江建春“这是我的家”的自豪感,胡帅“用心经营”的期待,闵建军账本里的民生温度,共同勾勒出小镇的生命力。旅发会是起点而非终点,当非遗渔歌与现代生活交融,当商户与居民共生共荣,这里的热度定会沉淀为持久活力,奏响更动人的民生乐章。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