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资阳市临空经济区的土地上热潮涌动。
7月28日资阳方特水世界开园,一小时售罄10万张票!17大水上项目为成都都市圈近郊游带来了清凉一下。8月8日,资阳方特国色春秋将正式开门迎客,这座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的大型文旅综合体,不仅标志着四川第三座方特全面落成,更成为资阳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的"里程碑事件"。
7月31日,记者在“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从文旅资源的深度挖潜到交通网络的内联外畅,从消费场景的创新升级到服务体系的精细打磨,资阳正以系统性思维重构文旅发展逻辑,在成渝中部绘就一幅"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融合新图景。
文旅融合:从资源禀赋到品牌矩阵的跨越
在安岳石窟数展中心,游客正通过数字技术"触摸"千年石刻的纹路;濛溪河遗址旁,考古工作者与文旅开发者共同勾勒古人类文化新地标的轮廓;陈毅故里景区内,红色故事与乡村振兴的元素交织成新的文旅场景......如今的资阳,正告别"旅游过境地"的标签,以"文旅融合"为笔,书写着资源转化的新篇章。
"我们围绕'改变、突破、跨越'思路,推动文旅产业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转变。"资阳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吴兴中介绍,近年来资阳落地资阳方特、安岳石窟数展中心等10个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约70亿元,形成"多园齐开"的产品矩阵。其中,方特水世界、熊出没主题酒店等已投用即人气爆棚,即将开业的方特国色春秋更被寄予厚望。
资阳安岳茗山寺吸引多国游客游览
在品牌塑造上,资阳的"成绩单"同样亮眼:安岳县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宝森柠檬旅游区晋级国家4A级景区,旧居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濛溪河遗址入选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资大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跻身全国优秀文物主题游径,"四川文物大市"的名片愈发鲜亮。
为将"流量"变"留量",资阳正推进"四张文旅品牌+五大消费空间+六大服务体系"的立体化布局。以濛溪河遗址群为抓手,构建"考古+研究+展示"的古人类文化平台;以安岳石刻为核心,联合重庆大足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以陈毅故里为依托,培育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临空"天府艺谷"为载体,打造"全季节、全客群、全产业链"的文旅集群。这"四张牌"既锚定历史根脉,又紧扣时代需求,勾勒出资阳文旅的独特气质。
交通破局:30分钟通勤圈里的"快旅慢游"
"从成都坐地铁18号线到福田站,同台换乘资阳线11分钟就能到临空站,再转12路公交直达方特,全程不到1小时。"成都市民李女士的出行计划,折射出资阳在交通网络构建上的巧思。作为四川唯一一个地铁直达的方特项目,资阳方特的交通优势,正是资阳打通"内联外畅"通道的缩影。
资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魏明全介绍,围绕"进得来、停得下、走得畅、行得安"的目标,资阳构建了多维度交通服务体系。对外,天府国际机场28公里的距离、成资渝高速临空西收费站3公里的便捷、30分钟直达资阳两大高铁站的效率,让外地游客轻松抵达;对内,轨道交通资阳线串联起城区与景区,8路、K8路等公交线路织密接驳网络,安岳、乐至至方特的定制客运更实现"一程多站"的游览体验。 停车难题的破解同样体现着细节考量。资阳方特周边配套3个机动车停车场(4600个车位)、2个非机动车停车场(600个车位),高峰时段还将启用临时停车位,全方位满足自驾需求。而智能交通调度系统的运用——实时监控车流、动态优化信号灯、联动导航平台提示信息——则让"走得畅"有了技术保障。
"交通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文旅体验的一部分。"魏明全说,通过打造"快进慢游"体系,资阳正让"30分钟入圈、1小时通达"的地理优势,转化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旅吸引力。
核心引擎:方特的"文化+科技"破圈之路
在资阳方特国色春秋的《石窟奇遇》项目现场,游客乘坐无轨道车穿越光影秘境,与资阳石窟的千年造像"对话";《古蜀历险》中,球幕技术带领人们沉浸式体验古蜀文明的奇幻......这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旅综合体,正以"科技焕活文化"的方式,定义着都市圈近郊游的新范式。
"资阳方特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文化的深度解码与科技的创新表达。"华强方特(资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世友介绍,国色春秋融合"儒、释、道"文化与巴蜀文化、石刻文化,打造10项室内大型高科技项目和28项室外游乐项目。从旋转平台剧场《万世春秋》再现孔子周游列国,到幻影剧场《道法自然》解读道家智慧,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变得可感可触。
更具突破性的是其"开放式预约制"运营模式——不设大门票,游客预约后可自由选择项目付费体验。"这让文旅项目从'门票经济'转向'体验经济',拉近了与游客的距离。"徐世友说,配合499元特惠银蛇年卡、649元特惠金蛇年卡的推出,方特正降低消费门槛,吸引更多家庭高频到访。
作为"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综合体,方特还配套熊出没酒店、五大特色餐厅及近百种风味小吃,既能满足亲子家庭的欢乐需求,也能承载年轻人的刺激体验,成为资阳吸引成都都市圈客群的"强磁场"。
全域联动:临空经济区的"艺谷"创新实践
在临空经济区仁里村的国际数字游民社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一边远程办公,一边参与脱口秀主题活动;红碑艺谷文旅村的改造庭院里,艺术家与村民共同创作,让老村落焕发新活力......这是"天府艺谷"的生动场景,也是资阳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文旅升级的缩影。
"我们以'艺术+'与'科技+'双轮驱动,探索文旅融合的'资阳模式'。"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芳介绍,通过编制全省首个艺术类文化创意产业带专项规划,实施54个重点项目,"天府艺谷"已形成多元业态集群。与成都美院的深度合作更成为亮点——"校地干部互聘"机制促进人才流动,"美育实践基地"让艺术走进乡村,"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推动成果转化,校地协同的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业态创新同样亮眼:奥莱商业休闲广场引入Nike、满上甜品等16家品牌,打造潮流消费场景;故宫文物数字展、航空航天体验馆即将开放,丰富文化供给;数字游民社区累计接待1万余人次,带动营收突破147万元......"天府艺谷"正从文化地标成长为"全产业链"文旅集群。
消费升级:从"舌尖"到"指尖"的体验闭环
在资阳圣高广场的"资味"美食街,乐至烤肉的香气与丹山凉粉的清爽交织;方特周边的夜市里,小龙虾配百威啤酒成为夏夜标配......餐饮业的升级,正成为资阳留住游客的"关键一环"。
"我们以'餐饮+旅游'为突破口,让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资阳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廷见介绍,资阳正打造临空邻里中心、奥莱商业街等餐饮集聚区,推动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升级餐饮布局,既汇聚"乐至烤肉"等11道地方标准美食、"丹山凉粉"等17道非遗美食,也引进全国连锁品牌,满足多元需求。
在保障"安心吃"上,资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行餐饮商家"开办一件事"联办服务,并开通景点与美食区的接驳公交,让"吃玩无缝衔接"。数据显示,今年1-6月,资阳餐饮收入达34.5亿元,同比增长4%,文旅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从濛溪河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到方特的科技新体验,从"天府艺谷"的艺术新场景到"资味"美食的烟火新气息,资阳正以系统性思维重塑文旅生态。随着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深入推进,这座曾被视为"过境地"的城市,正加速成长为"近郊游目的地"。(临渊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