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是远古社会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是远古人类迎神赛会驱除疫鬼的一种仪式。“傩”的发展集傩戏、傩歌、傩舞、傩符为一体,反映宗教性、神秘性、崇拜性、服从性的混合编织,经过不断演变、丰富与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与统治的重要形态。
贵阳“夜郎谷”即“花溪夜郎谷”,地处贵阳花溪区。我们有幸到此一游。据介绍,夜郎谷是贵州湄潭人宋培伦先生,从1997年始与当地村民一起创建的。此地也是“傩”的发源地之一。他们根据“夜郎的传说”与当地传统“傩文化”,创建了“夜郎谷”。现在仍不间断地进行着创作。为当地的民生经济发展与文化艺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游览“夜郎谷”的“傩文化艺术”给我的感触是丰富的。
一:“傩文化艺术”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是通过文字书籍,而古早时期,还没有文字时,人类是通过图腾和语言,舞蹈表达的。“傩”的存在与发展不是凭空发展的,与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相辅相成螺旋发展的。“傩”的存在,是人类对自然的主客观反映,既反映人类自身朴实的认知和需求,又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恐惧与希骥。
二:“傩文化艺术”的宗教性,神秘性,崇拜性。远古人类生存与自然的交融博弈中,产生很多难以理解和逾越的问题。故使得“傩文化艺术”带有神秘性,幻想与夸张的思维,让“傩”成为一种语言艺术符号,并将这种艺术符号看成是神灵的载体。
三:“傩文化艺术”的服务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财产的分配私有,不仅确定人类阶层的划分归属,同时亦需要精神认同和服从的确认。“傩”恰恰可以“借符明智”,潜移默化。从傩戏,傩歌,傩舞,傩符的表现内容和形式,都彰显等级、阶层、认知的确定性。对所有人来说是共性参与,对特定人来说是服务。所以,也可以说“傩”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现象,也是一种制度规范,一种工具武器。之所以传承下来,除了它的文化艺术,还在于它的服务性。艺术的生命服务性是第一的,魅力排在其次。
四:“傩文化艺术”的参与性。“傩”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共同参与息息相关。“傩”对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有需求。人类需要宣泄,共鸣,需要团聚,共饮。参与者门槛低,直率古朴,夸张怪诞,外泄内敛,无所不及。看看现在不论年龄长幼皆乐呵呵卷袖上阵,大显身手可见一斑。
五:“傩文化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所谓传统,简而言之,就是传下来的过往。传不下来的怎为“统”,那些不可为的皆烟消云散,不知去向。所以说文化艺术的存在必须各个历史阶段老百姓认可,它不可能独立於人类认知而存在。传统是公认的存在,依附于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我们切不可对传统存在有狭隘的认知与划分。
六:“傩文化艺术”也从另一方面告知我们,文化艺术的传统和传统的文化艺术,都包含人类的“三观”。文化艺术传统不是独立存在,也不可能独立存在。否则,文化艺术只是无灵魂的躯壳,僵尸。这也很好的解释有的人外表光鲜亮丽,而关键时刻就会丢弃家国情怀,数典忘祖的现象。
中国的各种文化艺术都是中国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结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合理内核,是完全可以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
汪忠纯山水画系列作品(139)《山水画长卷剪影》之五之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