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最美的徒步路线上,两具遗体漂在暴涨的河水里——这不是电影场景,是7月30日乌孙古道的真实画面。

不得不说,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真的很渺小。
7月30日这场山洪,带走了两条鲜活的生命,也撕开了户外探险圈的遮羞布:158人被从鬼门关拽回来,300多人困在山里瑟瑟发抖,而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一、你交的“探险费”,可能买的是“单程票”

别以为花了钱报了团就安全了。这次出事的徒步者里,有87人来自所谓“专业户外俱乐部”,报名费从8800元到15800元不等。
但他们的“专业装备”里,连基本的卫星电话都凑不齐,向导拿着手机导航就敢带队进原始森林。
更讽刺的是,事发前3小时,拜城县水利部门就发了山洪黄色预警。有个领队在群里看到了,居然回了句“预报而已,咱们运气没那么差”。可结果呢?运气这东西,在大自然面前有时候真是微不足道。
为了搞清楚乌孙古道这个地方的真实情况,我试着查了下资料,说是乌孙古道这几年就没消停过。
2024年9月洪水冲毁栈道,2023年有人迷路饿死在达坂上,2022年马队受惊摔死过游客。
但架不住网红们天天喊“人生必须去一次”,俱乐部们赚得盆满钵满,管你死活?
二、“黑穿”成风:没人查的地方,就是冒险者的天堂?

这次被困的458人里,有132人压根没报备。业内叫“黑穿”,就是绕过官方 checkpoint,找当地人带小路进去,省掉报备费和安全培训。
按照一个常年带“黑穿”的向导的说法:“报备?那玩意儿耽误挣钱!培训俩小时,客人早跑了。”
他带的队里,有人连登山鞋都穿的是运动鞋,说“反正就走几天,凑合用”。
拜城县文旅局的朋友气得拍桌子:“我们在出口设了24小时救助站,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不是问路线的,是问‘怎么绕开检查’的!”
这哪是探险?这是集体作死。
三、真正的户外精神,是怂不是勇
大佬卢克文曾说过:“所有不考虑风险的浪漫,都是耍流氓。”深以为然。
乌孙古道全程130公里,要过85次河,最高处3800米达坂,正常人走7天才能出来。但现在有些“速成团”,号称“5天挑战极限”,每天强行赶路12小时。
有个大姐跟我说,她队友为了赶进度,在暴雨里强渡河水,“人被冲走20米,抓住石头才幸免遇难”。
你以为这是勇敢?当地牧民都笑了:“我们牛羊都知道洪水来了要躲,这些人比畜生还犟。”
在我看来,人有时候适当认点怂是好事,难道户外再刺激,会比生命安全来的更为重要吗?
那些真正的探险家,出发前会查近30天的天气预报,带足3天应急粮,跟当地派出所签生死状。人家敬畏自然,所以能活着回来讲故事。
四、别让你的朋友圈,变成家人的泪点

据说,陈某的朋友圈最后那条下面,有237个赞,78条评论。现在再看,“羡慕”变成了“惋惜”,“加油”变成了“安息”。
他母亲在救助站哭到晕厥:“我早就说别去别去,他说‘妈你不懂,这是男人的浪漫’。”
周某的妻子带着孩子赶来,手里攥着他出发前写的“遗书”,其实就是张路线图,连保险单都没买。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的只是“说没就没的生命”。
现如今,拜城县已经封了古道,救助站电话还在响。但我更希望,这个号码永远别再接到求救电话。
五、最后,说句实在话
我崇拜新疆的极致之美与刺激,可我更珍惜我的生命健康。
说白了,新疆的美,不在玩命的险里。你要是真想看看,请一定一定一定要做好各种充分的准备。等啥时候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了,再穿上你的登山鞋。
毕竟,活着,才能看见更多的风景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温馨提醒:本文部分配图系网图,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今日互动】对于“徒步乌孙古道发生的意外事故”这个事儿,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