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小朋友们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体验虚拟现实设备。
云南网讯(记者 王剑钊) 近年来,澄江市充分发掘本地研学资源,大力发展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的“1+N”研学体系,通过打造优质基地、丰富课程内容、深化资源合作等举措,推动研学实践教育取得成效。
今年暑期,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推出了展厅讲解、有奖答题、暑假特定社教研学、暑假“小小讲解员”研学培训等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7月以来,该馆接待参观人数15万人次,其中研学人数突破1万人次,接待来自省内外的研学团队约98个。
澄江莲心食品藕粉非遗工坊展厅已接待了12批研学团队,接待人数超过2600人次。很多游客带着孩子来此了解手工藕粉的制作过程和澄江藕粉的历史渊源。
近年来,澄江市聚焦资源禀赋,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成功打造5个研学基地,其中国家级1个(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省级2个(澄江仙湖祥悦四季农庄研学基地、云南寒武纪自然中心研学实践基地)、市级2个(澄江“藕粉制作技艺”传习基地、俞元城非遗传统风筝传习馆)。
责任编辑: 董明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