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己略黄公祠后,我来到潮州古城东门外广济桥,俗称湘子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廿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赵州桥、福建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是一座、浮桥、拱桥于一体的古浮桥。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
它的最招独特之处,是桥的两边有24座桥墩,而中间由18只梭船连接而成,可断可接,非常的灵活。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门牙式桥梁”。
潮州永济桥,起初为了减轻洪水压力而专门设置的浮桥,也曾“命运”多斘,在历经洪水、飓风、地震、战争等天灾人祸后,期间重修过20多次,直至明嘉靖九年(1530年)才形成“十八梭胎廿四洲(墩)”的格局。
每天都上演着“过河拆桥”的模式,定时的开启只供船只通行,定时的关闭则让行人过江。
广济桥每天10点放行人通过,可到韩江对面参观韩公祠及书院。我上午10时准时赶到这里。
先见是广济门城楼,城楼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年,历史的古城楼,建筑面积1192.72平方米,楼分三层,其中面31.5米,纵深19.55米,高4.25米,有刘炳森写的巨额“岭东首邑”,陈景舒写的对联“城抱江如带,天垂嶂列屏”二层宽27.9米,纵深15.4米,高4米,有饶宗颐书写的匾联“东为万春”及柱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三层宽25.8米。高6米。有肖娴题写的匾额“广济楼与卢瑞华书写的柱联“得山水清秀,极古桥秀凤”。面阔五间,下涵拱门以通内外,仿宫殿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缸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雄伟壮观。
过城楼就是广济桥,桥的两岸绿树成荫,韩江水碧波荡漾,广济桥像一条巨龙蜿蜒在水面上,古朴而又宏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