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特征,奠定不同的城市性格。鄱阳湖烟波浩渺,长江波澜壮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与万里浩荡的江水交汇处,便是2025年“女报看江西”的第三站——九江。
作为历史上的商贸重镇,九江人文荟萃,名山胜水数不胜数,浔阳女性更是勇闯实干,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业态,采访组此行深入探寻她们优异成绩背后的动人故事。
“我们在园区套种了3000多株樱花和月季,来年,这里将是漫山遍野的樱花和香喷喷的月季!”面对采访组的镜头,脚沾泥土的新农人陈兰芸笑容灿烂。
“这样没日没夜在外拼是为了什么?”2008年,在外打拼十余年的陈兰芸决定返回家乡九江海会镇拼一把。她承包大片荒山种植庐山云雾茶,发展以旅带茶的销售模式。其推窗望茶园、开门见湖景的民宿搭配上庐山云雾茶和茶饼,让每位游客都能体验到独特的“庐山味儿”。
去年,陈兰芸作为我省唯一的个体工商户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在会议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同陈兰芸亲切握手,对她说:“你就是做茶旅产业的,很不错,好好干!”总书记的嘱托让陈兰芸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她下决心一定当好茶旅融合筑梦人,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她的山水忆恋家庭农场通过发展茶园休闲农业,逐步衍生出农家餐饮、茶园民宿、户外拓展、休闲娱乐等30余种旅游活动项目,年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陈兰芸没有停下脚步,她不断学习经济、设计、营销等知识,推动农场提质升级。从单一茶叶销售到茶旅融合发展,她在用实干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庐山脚下的赛阳镇,独特的中草药、清澈的山泉水滋养着一方酿酒技艺。南河边村的陈四香,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香姐”。2000年,她因爱情从湖南来到赛阳。
在这里,女性是酿酒的主力。赛阳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酒,酿酒秘方素有“传女不传男”的传统,“香姐”来到赛阳后,丈夫的祖母将她当作非遗酿酒技艺传承人培养。
她学会酿酒技艺后也不负祖母的期待,将最初8至10人的酿酒小作坊,发展至如今三五十人的满江红酒业。
“温度、火候、酒曲……每一处细节都可能影响口感。”“香姐”是生产环节的总把关人,她酿出的酒,醇厚柔和,烈而不辣,回味悠长。作为赛阳米酒酿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她对米酒酿制技艺有着深厚情感,“老一辈总是叮嘱,要把这个手艺学好,传下去,这是赛阳人的智慧。”采访组听后赞叹:“这里酿出的酒有历史、有深度!”
如今,这项承载着乡愁的非遗技艺,正通过“香姐”的坚守焕发新生。满江红酒业出品的酒广受好评,销量逐年攀升,年产值突破千万元。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化经营,变的是生产规模,不变的是那一缕从历史中飘出的酒香。
在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检验计量中心,这里的军油班近八成是女性。她们肩负着关键使命——每年对数百万吨原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分析数据精准可靠,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
作业现场温度高达50-60℃的夏季,她们在铁路站台间穿梭。每批次产品出厂需检验12节罐车,她们要攀爬至6米多高的罐车取样,再将重达13公斤的样品提下车。任务最重时,一天需完成50节罐车的采样工作。班长黄莉向大家介绍工作常态。
“真的好累好重!”班组成员也会在私下“吐槽”。长期提举重物,有人甚至患上“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握力减弱),但她们从未松懈。短暂倾诉后,她们又继续埋头苦干。
九江女性以其特有的坚韧与智慧,在各自领域默默耕耘,这股扎根乡土、立足岗位的奋进“她力量”,如涓涓细流汇入江湖之中,成为九江发展中坚实又动人的时代注脚。
来源:江西省妇联融媒体中心·东方女报社 记者 夏怡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