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的广袤大地上,历史的遗迹如繁星般散落,每一处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今天,我有幸踏入了呼和浩特丰州故城博物馆,这座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万部华严经塔建设的博物馆,宛如一座时光宝盒,将宋辽夏金元时期的历史缓缓展开。
踏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巍峨耸立的万部华严经塔,它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白塔。白塔建于辽圣宗年间(公元1044年至1064年) ,是辽代丰州城遗留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物,也是我国现存辽塔中最精美的一座。
其通体洁白,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白塔耸光”的美誉实至名归。古人为了增加它的绚烂与美丽,还在塔身各处放置了可以反光的铜镜,当太阳直射塔身时,犹如一道白光,场面极为震撼。
走进博物馆展厅,一场名为《融合异彩——丰州城历史文化展》的展览正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展览总面积530㎡,分为五个部分,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
《晴空高显寺中塔——万部华严经塔主题展》详细介绍了白塔的内部结构、建筑特色以及后世修缮等方方面面。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和实物展品,让我对这座千年古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塔内墙壁上保存有金代石碑6块,各层墙壁上还有大量金元明清各代游人遗迹,共200余条,这些都是历史的珍贵见证。

6块金代石碑影像
1982年在塔内出土的元代纸币“中统元宝交钞”,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实物,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在《辽风契丹 边师天德——辽宋夏时期治理下的丰州城》展厅中,众多精美的文物仿佛带我穿越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这里展示的文物,既有体现契丹民族特色的陶器、金银器,也有反映当时军事、政治状况的各类器具。其中,一件辽代黄釉瓷碗格外引人注目,撇口弧腹渐下收圈足,足墙较高,釉质滋润,釉色褐黄 ,虽然采用的是当地相对粗糙的淡黄色胎质,但施了一层白色化妆土后,釉色显得十分明亮,莹润如玉,掩盖了粗糙的胎体,展现出辽代色釉瓷的独特魅力。

黄釉瓷碗(辽代)
《金元女真 商榷重镇——金宋夏治理下的丰州城》展厅,则呈现了丰州城在金元时期作为重要商业和军事重镇的风貌。

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痕迹,瓷器、铜铁器等文物,不仅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各民族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青铜立式龙(金代)

染巷一条街(互动屏)
《丝路汇通 人文丰州——元时期的丰州城》展厅,着重突出了丰州城在草原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丝绸之路的畅通,让丰州城成为了多元文化汇聚的中心。

从这里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来自中原、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文化元素,它们相互碰撞、融合,共同描绘出了丰州城繁荣昌盛的景象。

呼和浩特郊区白塔村出土的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元代)
《元以后的丰州》展厅则讲述了丰州城在历史长河中的逐渐变迁,虽然丰州城的辉煌逐渐褪去,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却永远地留存在这片土地上。

整个参观过程中,博物馆运用了多媒体等科技手段,让陈列在敕勒川大地上的千年白塔和各类文物“活”了起来,带给观众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体验。这次丰州故城博物馆之行,收获颇丰。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和精湛的文物工艺,更让我深入了解了宋辽夏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民族融合、文化交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座博物馆就像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跳动的文字,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头条##呼和浩特身边事##呼和浩特旅游##呼和浩特旅游攻略##呼和浩特白塔##辽代白塔##呼和浩特市辽代白塔##丰州故城博物馆##博物馆##值得一去的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就是爱逛博物馆##全民博物馆##万部华严经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