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2025年华裔青少年“多彩贵州”研学之旅夏令营(六盘水营)走进六盘水野玉海景区。一天时间里,20名来自荷兰和西班牙的华裔青年通过亲自体验彝族刺绣,观赏水城农民画,品尝长桌宴美食,参加彝族火把节等活动,开启一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探秘之旅。
彝族彩布贴花是彝族传统布艺制作技艺。这些色彩斑斓的纹样既是彝族人独到审美的呈现,更是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在海坪村,华裔青年走进展馆近距离欣赏这些精美纹样,并在刺绣老师的指导下,拿起剪刀和针线,有模有样地学起来。
彩布贴花也叫“贴布绣”“贴花绣”“贴花”“锁边滚花”,由各色绢、绫、布等按图案搭配拼贴镶嵌挑刺而成,是彝族服饰制作中极具特色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其中,黑色基底象征大地,山花、蝴蝶等意象,传递着民族宇宙观。图为华裔青少年尝试制作彩布贴花。
“我觉得彝族服饰非常漂亮,和荷兰的民族服饰完全不一样。”荷兰华裔青年马亚龙第一次来贵州。看到彝族服饰时,他感叹彝族服饰色彩丰富艳丽。尝试制作彩布贴花后,对彝族服饰之美有了更深的认识。“荷兰传统服饰的颜色也很鲜艳,可色调多半以代尔夫特蓝为主,这或许和不一样的文化背景有关。但据我所知,代尔夫特蓝源自中国青花瓷,两者既有差异又有联系,这太有趣了。”
华裔青少年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体验彝族竹竿舞。
九重宫殿是野玉海景区的地标建筑。这一按照古代彝族君王宫殿形态建造的方锥形建筑,与附近的尖顶民舍形成鲜明对比,在景区制高点显得气势恢宏。宫殿内部是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西班牙华裔青年蒋欣瑜仔细观看每个展品,沉浸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这里收藏了许多我从没见过的老物件,无论是生活用具还是风俗习惯,和西班牙乃至其他欧洲国家完全不同,让我大开眼界。”蒋欣瑜说,这些器物不仅展示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智慧,更展现出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而且有些习俗还流传至今,太不可思议了。我会把这些事情告诉西班牙的同学,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
抽陀螺这一运动在中国非常普遍,是多个少数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但对于此行的华裔青少年而言,抽陀螺是一件新鲜事。图为两名荷兰华裔青少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抽陀螺。
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塑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而让西班牙华裔青年徐顾旸蕴惊叹的是,在文化迥异的大洋彼岸,她竟然看到了家乡美食——火腿。
“火腿是西班牙人餐桌上的一道常见美食,以其醇厚的风味而闻名世界。没想到距西班牙这么远的地方也有火腿,而且它们连制作方法都差不多,这太有意思了。”随后,徐顾旸蕴补充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就像两个国家一样,虽然隔得很远,但只要愿意交流,总能找到共同点。”
抽陀螺、跳竹竿舞、制作剪纸贴花、穿民族服饰……一整天的行程满满当当、精彩纷呈。丰富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华裔青少年而言,不再只是手册上的图片和手机中的视频。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触摸中华文化的脉络,对中国的认识渐渐变得更加立体。
青年一直是文化交流的中坚力量。一次次研学之旅让海外华裔青年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根脉所在,并自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用更加年轻化和多元化的方式,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贵州故事,更好促进中外文明交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立
编辑 桂榕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