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
一个车夫,都有诗意
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
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响
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
——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在福州烟台市教书时候写的,很美。
但是福州的烟台市就像是一座迷宫,而且这本身就是一座小小的“山”,上上下下错综复杂的小路,好像永远是走不到头的,要是没有一点儿“小文青”的情绪,建议你还是不要来这里。
从上下杭到烟台市并不是很远,我们选择步行,快到青年会的时候就看到这家“捞化”店,进去吃个午饭。
捞化其实就是捞米粉,是福州特色小吃,很细很细的米粉一捞就熟,所以得名。捞化关键是中间加什么料,几十个品种随便选,甚至弄上一大盆大家分食之也可以。

青年会全称福州市基督教青年会,是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筹建,1916年建成,是一座典型的近代建筑,现在是综合性娱乐场所,集餐饮、休闲、购物于一体。
我们到这里并不是进去转,而是选择闽江边的大榕树下休息,榕树下江风习习,躺了一个多小时,算是午休。

旁边便是福州有名的解放大桥,桥头有石梁河铁锚,看说明这里原来叫做万寿桥。
万寿桥是闽江最早的跨江大石桥,最早是浮桥,元代建成石桥,1995年至1996年拆除重建为现代化大桥。
这个比较可惜,要是保留下来再旁边新建大桥,多好。

走在大桥上江风吹的很舒服,走过一段我以为到了桥对面,其实只是到了中洲岛。
中洲岛是闽江上的一个岛屿,由解放大桥连接两岸。中洲岛被誉为“南台明珠”,是福州十大景观之一。
据说岛上原先有很多历史建筑,但均已拆除。现在这个建筑像是一艘巨轮,为欧式风格,不过看着已经停工,应该是烂尾了。

过了中洲岛再走一段桥,就到了烟台山,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安澜会馆,这是浙商福建商会,里面建设的很有气魄。
说起来浙江和福建还是很有渊源的。

要逛烟台山,可是有难度的,这里不是平整的街道,小路纵横上上下下,全是年轻人,不像三坊七巷和上下杭还有老年人,一眼望去,全是老年人。
烟台山号称“万国建筑博物馆”,但是这里现代建筑和老建筑错综,又不是端端正正的街道,所以要是瞎走真是要把人走迷了。

所以,要有重点的打卡,一般是这几个地方。一是石厝教堂,二是法国美国英国领事馆,还有林徽因和蝴蝶曾居住的地方,陈景润和林森曾读书的地方。
用手机步行导航这个几个地方,途中所见就是风景。

这个叫做什么教堂我忘了,旁边福州高级中学也是老建筑和新的错综。
福州高级中学占地很大,在这里上学的学生,应该很幸福的。

法国领事馆实际早就沦为破败的民居了,有些屋顶甚至已经有漏雨的嫌疑。
虽然当初法国人写到:“这是一个有着玫瑰和蜜的颜色的地方。”

不远的石厝教堂还是很令人惊叹。
石厝教堂是仿哥特式建筑,屋顶原有一钟楼及十字架,已毁。该堂也简称“约翰堂”,为当时外国人在仓山聚会场所,有国际教堂之称。

山墙上哥特式尖券窗很特别。
教堂前两棵风水树,一棵银杏为一级保护古树,一棵樟树为二级保护古树。说是秋季银杏树金黄的时候很是吸引人。

旁边的协和学校旧址,我们完美错过了。

美国领事馆是要收费的,里面是个咖啡馆,我当然是不进去的,虽然据说里面拍照不错。

旁边的小道据说就是林徽因和蝴蝶曾经居住的地方,不过早就没有什么遗迹了,据说这里面的“可园”就是。

现在这一片是海军公寓。
烟台山值得拍照的地方太多了,错过 了这个还有那个。

商业街区当然很商业,但是也很文艺。
这里有好的随便哪个店外面的座椅都是可以坐下休息的,甚至很多咖啡店和饮食店。座椅上还有很多的装饰物以及一些文艺性的文字。

打卡过这几个地方,就像是完成了某种一时,有劲了就在这样的路上上下下,有时间就像是进入一个迷宫。
说不定就有什么发现。

就像是这面白墙,多么的素雅。
就像是这一面白墙,多么有趣。

很看成岭侧成峰,刚才看着没有特色的教堂,在这个角度看着却很有特点。

走着走着,一抬头,就看到风火墙的天空。

不知道这位姑娘进去的地方到底如何,但是这个门就很入画了。

我们没有等烟台市的夜景,据说更迷人。
我相信的,这里的精致上下有错落感,但是上了点年龄的人,享受不了夜晚的灯光。

回来吃的晚饭是粉干。
粉干就是煮粉丝,当然也可以 选择加入很多的料,说是久煮不糊不断条、翻炒不粘不碎。
对于我来说,偶尔吃一次还是可以的,尝个新鲜,要是长期吃,那是要疯掉的。
烟台山要逛一整天也是可以的,我们两个多小时就结束了,走不动了。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