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丽江古城的石板路还泛着昨夜雨后的湿气,但丽江城的人早已“消失”大半,他们全钻进了山林。丽江的夏天,每一场雨都像一声发令枪,雨后山野便成了野生菌的狂欢派对。青头菌、铜绿菌、松茸、鸡枞……丽江人的周末,全在山里“捡快乐”! 本地人笑称:“这时候,丽江人只有两种:捡菌子的,和准备去捡菌子的。”

“再晚点,好菌子就被别人捡走啦!”早上九点,和阿姨一家已经踩着露水走进山脚下的松林。她脚上的雨鞋沾满泥巴,手里的竹筐却轻快得像要飞起来。“青头菌最爱躲松针底下,这两天是铜绿菌比较多,松茸么……就要看运气了!” 山林里,偶尔传来一声欢呼:“哎哟!一窝超大牛肝菌喂!”——这是捡菌人最动听的“战歌”。

“用年轻人的话来说,捡菌子堪比拆盲盒!”除了中年叔叔阿姨,年轻人也是夏季山林的“常客”。“90后”小伙阿杰和小伙伴捡了一筐野生菌,笑得见牙不见眼。他们的手机里存满了“可食用菌子图鉴”:“图鉴是图鉴,菌子是菌子,能不能吃不重要,主要是捡到的这个过程太治愈了。”

凌晨和下午四五点钟,各大市场的摊位上,野生菌被分类好整齐摆放。卖菌子的叔叔嬢嬢一边仔细挑拣,一边传授捡菌“秘籍”:“颜色太艳的别碰!捏着发软的快扔!”游客围着拍照,本地人直奔主题:“那一袋扫把菌称给我,今天是没有捡到一窝菌葛!”

傍晚,炊烟升起,丽江人的厨房飘出野生菌的香气。饭桌上,一家人比较着今天的收获:“你捡的牛肝菌多,但我今天运气好,捡到一朵松茸!”而山里的菌子还在悄悄生长——毕竟,丽江的夏天,雨落一场,野生菌的派对就永不散场。


尽管捡菌快乐,但云南省食品安全办每年都要唠叨:“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不熟悉、高风险的野生菌!”专家提醒:只捡认识的无毒菌;不熟悉的菌子,拍照炫耀完请果断扔掉;一定要炒熟煮透,别迷信“鲜菌生吃”。(记者:唐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