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减价潮”到“留量战”,城市正在变得更好住也更好游
2025暑期,全国各地掀起“门票减免潮”,高考生凭准考证免费游、60元不限次登城、数千项文化活动接连推出,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但热闹之余,堵在路上、排队用餐的吐槽也层出不穷。
不少游客发现,省下门票的钱,很可能花在了“更不值”的地方。
真正的文旅惠民,不是拼价格,而是拼价值。西安城墙开放17处门点,嵌入城市交通生活动线,串联护城河夜游、非遗夜市,形成“一小时微度假圈”;
南京明城墙接入市民卡,福州三坊七巷打造“口袋博物馆”,北京中轴线打通步道、24小时开放,风景不再是“圈起来”的景点,而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国务院最新文旅政策强调:城市应激活闲置空间,打造露营地、音乐节草坪、小公园等“15分钟生活圈”。
景区变街区、打卡变漫游,惠民也就从“让利”变成“共建”。
把城市当作一件可以反复进入的作品,而不是一次性消费的“景点”,才能实现真正的“主客共享、近悦远来”。
这不仅是旅游的升级,更是生活品质的跃升。
(唐加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