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13时52分,立秋。
“立”是开始的意思,“秋”则是指禾谷成熟。理论上说,立秋标志着秋季的起始。不过理论归理论,立秋这个时节依然是热气满满,还是夏天的滋味。
立秋的“秋”到底在哪?也许就在你家附近的地名里。
本期“读城·地名城会玩”,跟着现代快报记者走进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地名里的秋色。
秋月路
秋月路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东北部,根据《南京地名大全》的说法,1983年,该路曾命名公园路。2003年6月,才更名为秋月路。
“秋月”这两字,那可大有来头。
《江苏文库·书目编》之《江苏地方文献志》中提到,清代有“金陵四十八景”的说法,其中的“东山秋月”,就是说中秋时节在如今秋月路附近的东山上赏月。
东山为啥能成为赏月网红点位?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放在东山上应该说:山不在高,有名人则名。
相传,东晋名士谢安曾在会稽(今浙江)的东山隐居,出仕后才来到建康(今南京)做官。谢安大约是个念旧的人,来了南京,他就在城东三十里的一个土山(即今江宁区东山)上,仿照以前他在会稽东山的房子盖了个别墅,并以“东山”命名。
有了谢安,江宁土山从此不“土”了,成了文人往来、举办雅集的东山。把酒当歌、对月吟诗的故事自然不少。时至今日,东山上还有“谢公下棋处”“谢公祠”“布塞亭”等景点。“东山秋月”的美名,也被后代文人墨客传唱。
秋日去南京东山,也许欣赏的早就不只是秋色、不只是月亮,更是南京的文脉。
菊花台
如果说有什么花最能代表秋天,文脉君先给菊花投一票。
因此,立秋寻秋的下一站就是南京菊花台。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提到“菊花台”,你的脑海里是不是回荡着这样的BGM?
按一下暂停,南京菊花台的名字,和周杰伦没什么联系,据说和最爱下江南接代言的乾隆皇帝有关。
有次,乾隆来到南京城西南的石子岗,正值金秋送爽、菊花盛开,于是乾隆大笔一挥爽快题名“菊花台”。
故事之外,菊花台还是“抗日外交九烈士”的长眠之地。
70多年前,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和北婆罗洲的杨光泩、卓还来、朱少屏、莫介恩、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卢秉枢、王恭玮这九位外交使节,坚守在陷落的东南亚群岛,成为当地侨胞的精神支柱。面对日方的胁迫,他们在备受酷刑后,惨遭杀害。1947年,九烈士的遗骸归葬南京。
青山有幸埋忠骨。菊花台的秋里,包裹着中国人的傲骨。
银杏里
南京人的秋日好搭子,少不了银杏。
每年秋天,位于南京建邺区滨江公园内、江苏大剧院前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就会热闹起来。这条长 330 米的道路两旁有几百株银杏树,每年秋天都会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在银杏里不只能看秋日银杏,更能一次get“文学之都”南京的13个剪影。
通往江苏大剧院的文化轴线上,共设置了13个文学艺术区域,移步换景。
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场景,在街区内被还原,再现老浦口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长椅、橘子,诉说父子之情。
桃花扇、金陵怀古等文学展示区,用声光电的效果,带游客重温《红楼梦》《桃花扇》《世说新语》等经典。
在朗读亭内,诵读一段你最爱的文字;去街边书屋,进入一个让你感兴趣的故事。茶艺、花艺、手作、电影、运动等要素齐聚,打造出全新的读书、交流空间。
银杏里的秋天,不只是金灿灿的银杏叶,更有南京金灿灿的文学底蕴。
桂花王
秋天的南京是什么味道的?一定是桂花王甜甜的味道。
一棵树,也可以是地图上标记的一个地名。那必须是树中王者一般的存在,比如金陵桂花王。
周围还有因桂花王命名的桂花走廊、桂花王大草坪。
灵谷寺景区的“金陵桂花王”树高6米,冠幅超10米,树龄超150年。它是金桂品种群中的波叶金桂,稳居灵谷景区中轴线上,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凭实力“称王”。每年中秋节前后,金陵桂花王迎来最佳观赏期,全南京瞩目,还有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观赏。
在南京寻香觅桂,灵谷景区不容错过。这里是南京种植桂花树最多最密的地方,共种植了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四大类20余个品种,是远近闻名的“万株桂园”。
提到南京的古刹,你一定会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灵谷寺位于紫金山东麓,是古代钟山70多座南朝佛寺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寺院。
灵谷寺最初在今明孝陵所在地,后来因为明孝陵选址,才迁到了今天的位置。明初建的灵谷寺规模非常大,现在的寺址仅是当时龙王殿的一部分。
灵谷景区内有六朝古刹开善寺、梁代名僧宝志的墓塔、明代的万工池、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无梁殿、民国建筑灵谷塔、松风阁等名胜古迹,以及谭延闿、邓演达等名人墓葬。
1500多年来,无数名人先贤的足迹在这里重叠。这一缕穿越百年的桂香,令人浮想联翩。
枫林湖、桂花庄、丹桂路、红枫路、菊圃路、木樨园……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把秋天的浪漫写在了地名里。我言秋日胜春朝!
文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文颖 刘静妍
图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杰 施向辉
视频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钱念秋 裴诗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