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
参加
非遗河南 读懂中国
哈密市文旅宣传小使者推介交流活动
的100名新疆哈密青少年
走进九洲池景区
在《凤舞神都》盛大恢宏的演出中
感受了历史的壮阔、文化的交融
本次活动是“2025年豫哈青少年夏令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文化交流,搭建洛阳与哈密两地青少年之间的沟通桥梁。
推介交流活动前期,这批哈密青少年已与60名洛阳本地青少年携手,共同参与了在龙门石窟和爱和小镇举行的“丝路童心绘山河·石窟文化润初心”等活动。
跨越5000里,走出大美新疆,来到古都洛阳,手拉手的文化交流活动,心连心的走访参观,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孩子们用双脚丈量了祖国壮美山河,用双眼饱览了祖国发展成就,并在相互理解、尊重与关爱中共同成长……
九洲池的大型实景演出《凤舞神都》,是今年洛阳新推出的沉浸式演艺项目,其以武则天在神都洛阳时期的故事为背景,深入挖掘隋唐历史文化内涵,生动再现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执政洛阳时期破除门阀桎梏、推行新政、开创文举武举等重要历史事件。演出巧妙地以九洲池景区为天然舞台,将景区山水楼阁融入演出之中,园林间水雾升腾、光影交错,增强了与观众间的互动性,创新打造了 "实景+历史+科技+演艺"的文旅融合模式,成为古都文旅的一张崭新名片。
《凤舞神都》中万国来朝的篇章,完美再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万国来朝的盛况。其中,来自西域的“胡旋”,成为洛阳和哈密交往的历史见证。
洛阳哈密虽然相距5000里,但是在文明发展中,却留下了千丝万缕历史渊源。两者文化既各美其美,如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又美美与共,同根共源、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
自张骞通西域之后,洛阳作为西汉东京、东汉都城,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东端起点。中原地区文化随丝绸之路走向更远的周边地区。
在世界遗产项目“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名单中,中国二十二处遗产点中河南有四处,其中有三处在洛阳(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洛阳被确认为是古丝绸之路最东端城市。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
哈密是进入西域(新疆)之后的第一座站点。从古丝绸之路到今“一带一路”,河南和哈密的交往古今辉映。据历史记载,早在商代,中原同哈密就有玉石贸易。汉代丝绸之路打通后,更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唐代“绢马互市”持续繁盛,“参天可汗大道”直通内地,沿途驿站星罗棋布,西域舞乐享誉中原。特别是玄奘西行,更是为中原与西域开启了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
周穆王时期,洛阳作为“成周”是周王朝统治疆域核心区域的国都存在。据《列子•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于公元前959年八月初七返程时经过昆吾(今哈密)”这是文献记载中原地区西行到西域的第一人。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唐《元和郡县志》中,关于哈密的记载有“禹贡九州之外,古称昆吾。周穆王伐西戎,昆吾献赤刀,后转为伊吾。”其中也提到周穆王西征经哈密这段历史。这是洛阳与哈密交往的最早记载。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车马坑
班超是汉代著名军事家,祖籍陕西,后随母迁居河南洛阳,投身戎伍后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官至“定远侯”。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在伊吾(今哈密西四堡镇)、蒲类海(今哈密巴里坤湖)与北匈奴交战,战功显赫。后再次出使,经营西域三十一年,为边疆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班超纪念馆
西域人民感念班超的历史功绩,多地建有塑像纪念,在哈密辖内东天山之巅,有一座古庙,庙外矗立着一座班超塑像。在西域30多年后,在71岁时回到洛阳,后病逝葬于邙山(今孟津区朝阳镇)。
玄奘,佛教文化传播代表人物,洛阳缑氏(今偃师缑氏镇)人。贞观三年(629)从长安出发西行取经,出玉门关,先到哈密、高昌,走丝路北道抵达佛国天竺(印度)。《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既至伊吾,止一寺。寺有汉僧三人,中有一老者,衣不及带,跣足出迎,抱法师哭,哀号鲠咽不能已已,言:‘岂期今日重见乡人!’法师亦对之伤泣。”
玄奘故里
文中所载佛寺在今天哈密白杨沟佛寺遗址群中,哈密现有庙儿沟等佛寺遗存多处,这些古迹向今人说明远在隋唐,此处也是晨钟暮鼓,诵经之声不绝于耳,佛教文化盛极一时,佛学大师玄奘西行途经此处短暂停留,打尖驻足并讲经传法。
哈密白杨沟佛寺遗址群
图源:哈密文旅
薛仁贵,唐代名将,其在哈密也有许多历史传说。如薛仁贵先是“破契丹于黑山,擒契丹王阿卜固及诸首领赴东都,以功封河东县男。”后来“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凤舞神都》表演
历史上他奔赴东都洛阳献俘、西击天山边患,两地都留有许多历史逸事。
据哈密当地民众传说,哈密大枣原是由洛阳公主涅阳带入。
涅阳公主是汉光武帝刘秀第二女,下嫁东汉名将窦固,随夫出征西域时候带有许多地方特产,其中就有红枣。此枣在当地种植后,又大又甜比原产地品质好许多。
△图源:哈密文旅
唐时太宗李世民品尝哈密大枣后御封为“贡枣”,从此成为历代皇室贡品。哈密大枣有独特的药香味,个大如鸡蛋。
哈密大枣在历史发展中随着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变化改换了名称和形态,但是枣种之传说却依然传承着洛阳与哈密的世代联系。
△图源:哈密文旅
甘露殿是唐代大型宫殿建筑群上阳宫中众殿之一,远在哈密巴里坤草原上有历史遗迹地“甘露川”,唐代的戍边军在这里安营扎寨、开荒垦田,为驻守边防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今尚留存“大河唐城”。
上阳宫,甘露殿
图源:上阳宫文化产业园
甘露川之称自唐代沿用,既有中原文化的特色,也蕴含着戍边军民对中原东都绵绵思乡之情。
甘露川
图源:哈密融媒体中心
考古发现证明,新疆出土的彩陶受到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洛阳古墓中,也发现了陪葬的和田玉器。1697年,哈密王额贝都拉奉诏进京陛见时,见到了洛绣牡丹,十分心仪,回哈密时专门请数十名中原绣娘为哈密维吾尔族妇女传授刺绣技艺。
洛绣
在哈密刺绣经典的300多种图案中,灿然开放的牡丹,是其中最靓丽、最常用的一种。
洛绣
豫疆文化交流交融
经过近3000年的沉淀,历久弥新
特别是2010年
河南省对口援助哈密地区后
洛阳更是先后派出
20多支援疆队伍和小组团
援助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
先后有20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
在边疆党政机关、医疗、教育等领域
开启一个月至三年的帮扶服务
相信在未来
两地的各种合作交流将继续绽放光彩
为两地文旅、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繁荣发展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点亮文末
让更多人看到吧!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每天好看
—END—
图片来源:洛报集团、洛阳文旅公益图库
隋唐洛阳城
统 筹:张人杰
主 编:孙梦雅 责 编:裴真真
编 辑:文 博 校 审:思 梦
觉得好看,请点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