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都市报】
大运河文化论坛在香河县举办
共探文化传承与景区发展新路径
7月28日,“沧海桑田,雅韵寻踪”大运河文化资源挖掘与活化论坛在香河县举行。此次论坛由国安第一城主办,聚焦北运河香河县段的大运河文化,围绕“大明幻境”景区如何融入大运河文化展开深入研讨,旨在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当日,来自廊坊师范学院的地方志研究、廊坊市运河研究专家以及香河县村志编纂学者等数十位业内权威人士齐聚一堂,共同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出谋划策,为“大明幻境”景区注入深厚的大运河文化内涵,探索其在文旅领域的传播新模式。与会嘉宾指出,北运河香河县段作为京杭大运河出京首站,是古代南粮北调的关键漕运通道,素有“京畿首驿”的美誉,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历史溯源来看,香河北运河开凿于隋朝,辽国萧太后巡幸淑阳时赐名“香河”,其设县与辽代盐业的繁荣密切相关。明清时期,这里的商贸活动活跃,大运河钞关附近的五大码头一字排开,两岸商贾云集,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明代朱棣迁都北京后,香河两岸汇聚了天下能工巧匠,家具、造纸、首饰、酿酒、制糖等传统技艺得以传承至今,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处于京畿门户和漕运咽喉位置的香河县,在历史上还是拱卫北京的战略要地,运河沿线见证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些历史记忆构成了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讨论“大明幻境”景区与大运河文化融合时,大家认为,国安第一城以大运河文化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地域和文化属性,整合文物等文化资源,将有助于提升“大明幻境”的文化品牌影响力。在景区内融入大运河元素,如再现古代漕运场景、展示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讲述运河沿岸的历史故事等,可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运河文化魅力,实现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
此外,“流光驻影”大运河展览馆的建设计划也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关注。据悉,该展览馆将成为展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手段,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魅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