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昔时,鸿雁展翅飞南方,勃满怀愧意而南行于交趾探父;
今日,秦人纵情大东北,吾一腔孤愤欲独旅两极以解郁。
书 愤
纵有龙啸凌云志,热血燃动郁郁趋。
庙堂之上多豺狐,弹冠相庆尔虞聚。
生年不百思前贤,借古鉴今自宽叙。
祈治我心忧烦淤,策马扬鞭疗伤旅。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嗟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一路风雨奔天涯,肩挑日月失年华。
鸡脖鸡头闪踪影,苦辣酸咸心情佳。
心静了,慎独就是天堂;
情淡了,人生满目美景。
辽宁省丹东市,不但是一座风光旖旎的边疆城市,而且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万里长城投最东端的塞上城市,尤其是一座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的英雄城市。你若想了解号称新中国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这段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历史,就来这里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吧。

在台阶中部这座牌楼,寓意着志愿军胜利凯旋
我相信:每一位莅临于此的参观者,都是怀着一份崇敬之情、一颗敬畏之心而来的。因为,当我们回望抗美援朝往事,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队队伴随着雄壮有力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声开赴朝鲜各个战场!
肃然而立
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丹东市振兴区表厂路153号,坐落丹东市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陈列馆的平面布局是呈品字形的三层建筑,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楼高19.4米,上有5个民族风格的小亭,外墙为灰白花岗岩剁斧石贴面。其规模十分庞大,总占地面积182475平方米,为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国家级重大战争专题纪念馆。

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重要纪念日,如7月27日停战日、10月25日出国作战纪念日,会举办主题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孙景坤的一等功证书、黄继光母亲的书信等数百件珍贵文物入馆,为抗美援朝历史研究提供了鲜活素材。
抗美援朝纪念馆鸟瞰图
我俩欲拾级而上,进凯旋门,登临修筑在英华山顶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馆前广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所旧址,位于抗美援朝纪念馆馆区中心广场,总占地面积746.35平方米,使用面积455.6平方米;是抗美援朝时期建在国内的唯一一处中国人民志愿军最高指挥机构旧址。距指挥所旧址东北方250米处,有一处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瞭望哨,是指挥所的附属建筑。

抗美援朝纪念馆前广场
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1954年改建安东市(今丹东市)历史文物陈列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回国经过安东市时,陈列馆从志愿军手中征集到了一大批前方文物,加之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文物和文献,同年,改为“安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前广场
纪念馆扩建后于199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正式开,总建筑面积13790平方米馆,当时陈列内容分为抗美援朝战争馆、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英雄模范烈士馆四大部分;2017年3月,改扩建主体建筑完工,改扩建完工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要与国家级重大战争纪念馆的定位相匹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线,以"扩建展馆、完善功能"为重点,成为展示抗美援朝历史、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窗口,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战争纪念馆;2020年9月19日,完成最新一轮改扩建重新开放。

抗美援朝纪念馆前广场向纪念碑致敬
抗美援朝纪念馆:郭沫若题写了馆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基本陈列主题,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塔和国防教育园四部分组成。陈列馆展陈面积7879平方米,展线长达1389米,通过雕塑、场景复原、油画等形式生动再现历史;设置了序厅、空军厅和4个专题陈列厅组成,4个专题厅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厅、抗美援朝运动厅、中朝人民友谊厅和英雄模范烈士厅,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史,整体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于一体,每天前来参观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抗美援朝纪念馆序厅:毛主席与彭大将军《临危受命》塑像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入展馆序厅,是一座巨型雕塑《临危受命》:毛泽东“英明决策”,彭老总“临危受命”,以及上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走进序厅这尊毛泽东主席与彭德怀元帅合影雕像是由张秉田雕塑的,其雕塑风格在东北地区影响深远。
中朝并肩作战
全景画馆:是高28.4米,直径46米圆柱形密闭堡垒式建筑,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全景画陈列厅,下层为空军专馆和临时展厅。 随着全景展区的旋转平台缓缓移动,当年战争残酷的场景几乎真实再现。全景画馆陈列有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画面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为背景,以清川江畔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阻击战为重点,形象地反映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局部)
作为全景画馆核心展项的《清川江畔围歼战》,画面高16米,周长132.6米,并设有1100平方米表现各种战斗场景的地面塑型,配有描述战争场面的灯光、音响效果,生动、艺术地再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围歼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壮观战斗场面和气势恢宏的战争氛围。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参战人数与牺牲人数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共有290万将士胸怀保家卫国革命信念并肩入朝抗美,其中有197653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包括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近年来,抗美援朝纪念馆相继推出《丰碑》等情景互动式课程、《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等综合性课程、《松骨峰上的钢与气》等现场教学课程。这些精品课程走出纪念馆,在多地进行巡讲,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作为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抗美援朝纪念馆按照“大学讲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中学讲抗美援朝历史、小学讲抗美援朝故事”的工作思路,与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近20所高校(院)、43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广大师生的研学实践提供便利。
志愿军使用过的作战器材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报告厅,4名讲解员在舞台上讲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光辉事迹,其背后的LED大屏幕上志愿军踏着浮桥跨过鸭绿江、上甘岭激战等历史画面逐一播放,伴随着讲解员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缓柔和的声音,台下听众为之动容。这是抗美援朝纪念馆创作的情景互动式党课《丰碑》的宣讲现场。
缴获的美军白虎团团旗
纪念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资料3万余份,包括一级文物58件,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白云山团”锦旗等,内陈列有1600多件文物、1000余幅历史图片,包含志愿军家书、志愿军随军照片、志愿军驻安东办事处物品、人民功臣牌匾、美军士兵的军装武器等,重点场景包括“抗美援朝战争全景沙盘”、“长津湖战役”、“激战云山城”、“冰雪长津湖”、“钢铁运输线”、“无敌坑道”、“上甘岭”、“奇袭白虎团”等场景以及主题雕塑、油画等,全面展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让大家看到了当时的真实历史情况。
凯旋门
参观中,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举动一次次地感动着我。等我参观完志愿军英烈厅,我的眼睛湿润了,那么多生机勃勃的年轻人,就战死在了残酷的战争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他们的伟大!
抗美援朝纪念塔(正面)
抗美援朝纪念塔,是纪念馆里最高的建筑。纪念塔高53米,其数字寓意着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纪念塔正面镶嵌着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塔底部是用汉白玉雕刻的旗帜、鲜花和彩带浮雕构成的塔徽,代表和平、胜利和友谊;塔上端的东西两侧分别镶嵌了石雕的“和平万岁纪念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塔背面底部镌刻着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业绩的621字的塔文。望着这庄严而神圣的纪念塔,又怎能不令人热泪盈眶。
抗美援朝纪念塔(背面)
馆前广场,中央是面积为500平方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三兵团指挥所旧址。广场北侧矗立着一座高3米、长18米的黑色大理石碑廊,上面镌刻着著名作家魏巍手书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广场上的花坛、松柏、绿地、鲜花,与纪念塔、13兵团指挥所旧址、大理石碑廊遥相呼应,融为一体,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视野开阔、赏心悦目、舒适优美的旅游休闲环境。
抗美援朝纪念塔(西北角)
我绕行纪念塔一周,四个塔墩上分别雕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运动、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钢铁运输线四组大型群雕像。俯仰间仔细端详一番后,不由得想抒情一番:
抗美援朝纪念塔颂
丹东有座英华山,六九高碑擎苍天。
保家卫国抗美帝,廿万英魂为国捐。
樱花山顶俯瞰国防教育园
我站在英华山顶东南角,凭栏向西南、西北不但能俯瞰整个丹东城概貌,而且向东能俯瞰碧流滚滚的鸭绿江和异域风光。收目眼下,是露天陈列的阵容整齐庞大的国防教育园。
国防教育园鸟瞰图
这里大型兵器陈列区,陈列着苏式榴弹炮、高射炮、米格-15歼击机、坦克、雷达、蒸汽机火车头等150余件重型军事装备,并设有模拟战场体验区;也陈列有志愿军缴获的敌人的武器装备,平时很难接触到这些,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看。
国防教育园大型兵器陈列区护栏外
离开纪念馆前广场,我俩下到国防教育园围栏边,准备近距离端详一番。
国防教育园大型兵器陈列区护栏外
国防教育园,位于抗美援朝纪念馆大门内右前方,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与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共同构成纪念馆的四大主体建筑。以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和普及国防教育为核心,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和情景模拟等形式,增强参观者的国防意识。
国防教育园大型兵器陈列区护栏外
大型兵器陈列区:露天展示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使用的飞机、坦克、高射炮等重型武器,以及缴获的美军装备,如55式高射炮(电影《金刚川》同款)、苏式T-34坦克等。
国防教育园大型兵器陈列区护栏外
互动体验项目:
军事训练区:包括射击、攀爬、野战军训等体验项目,适合青少年参与。
情景模拟:通过声光电技术还原战场氛围,如模拟阵地对抗、巷战演练等。
现代国防教育:新增解放军发展历程中的装备展示,如战斗机、导弹模型等,展现中国国防力量的演进。
1115号模范机车
1115号机车,是长春铁路分局四平机务段的机车,包车组共有9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1115号机车全组人员志愿赴朝,在司机长李国珩的带领下,担负在朝鲜运送作战物资的任务。在朝鲜沙里院至新幕之间,安全运行10个月,保证了大批作战物资及时运往前线。1951年,1115号机车被评为"模范机车",全车组立集体大功一次,司机长李国珩立一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1115号机车
国防教育园通过动态展示与静态陈列的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成为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载体。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包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和国际主义五个方面。
丹东志愿军公园
丹东志愿军公园,位于鸭绿江畔丹东市振安区滨江东路50号,南临鸭绿江,北接辽东学院,是全国第一座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主题的教育公园,前身为珍珠公园。202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同年10月22日,历时半年改造完成并正式开放,占地面积13公顷。公园通过主题雕塑、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成为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丹东红色文化的地标之一。
丹东志愿军公园:《跨过鸭绿江》主题雕塑
公园绿树成荫,花木繁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融合鸭绿江自然生态基础上,通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生命之援》等多组主题雕塑,生动反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漫步园中,游客在此既能感受鸭绿江的秀丽风光,也能深刻体会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
丹东志愿军公园:《扬帆》主题雕塑
公园核心亮点:为鲁迅美术学院团队创作的七组主题雕塑(后扩充至十组),通过铸铜与石材结合工艺,生动还原历史场景:
《志愿军》:单兵持枪冲锋形象,象征志愿军的英勇无畏(李象群创作)。
《跨过鸭绿江》:以经典历史照片为灵感,展现战士出征时的坚定与对家乡的眷恋(杨硕设计)。
《生命之援》:以弹孔军壶表现战场救护的壮烈,引发对和平的思考(洪涛创作)。
《杜鹃分外红》:以丹东市花杜鹃象征精神传承,寓意志愿军如花朵绽放在战地。
丹东志愿军公园:《志愿军》主题雕塑
公园通过4000米环形步道,将鸭绿江沿岸风光与雕塑群串联起来,形成“时光长廊”。红色旅游联动与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构成“两桥一馆一园”经典线路,被纳入辽宁省红色研学核心站点。
红色丹东参观一圈,心情澎湃、激情豪迈。遂缀文以记之: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行
鸭绿江水日夜腾,英华山上祭英灵。
抗美援朝卫家国,廿万将士甘牺牲。
场馆历经三扩建,图文光电雕声影。
前事不忘后事师,参观凭吊诉我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