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叫醒所有人!”7月28日3时许,受强降雨影响,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青松岭镇快活林村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黑夜中,在快活林村经营民宿的王小丫和她的丈夫迅速起身,挨个敲响客房门。彼时,屋外的洪水已经到来,裹挟着一些石块与断木涌入民宿。当时,这对夫妇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游客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必须赶紧转移!”
“当时,民宿里住着18位客人,大多是从北京、天津来避暑的家庭,算下来有11个大人、7个孩子。”挨个敲门后,王小丫帮忙抱着孩子,带着大家从后院撤离。她的丈夫则走在最后面,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跟上队伍。
来自天津蓟州的周先生一家被叫醒后,来不及换衣服,穿着睡衣就跟着王小丫夫妇往外跑。“当时雨下得跟瓢泼似的,洪水已经漫过院子门口的路,直往屋里灌了。我们往外走的时候,水已经没过了脚踝。”周先生说。
走了半个多小时,王小丫带着游客一行人转移到后山山腰的一座在建新房。这座房屋尚未装修完毕,玻璃还未安装,但在那个洪水来袭的雨夜却成了大家的临时避难所。
“到了那里,大家又冷又饿,我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回忆起那晚游客们的状态,王小丫告诉记者,当时小孩们冻得缩成一团,几位年纪稍大的客人也脸色发白,她和丈夫简单商量了一下就决定返回民宿为大家找点食物。
“当时不知道会被困多久,必须给大家找些食物。我知道回去危险,但只有我最清楚民宿哪里有吃的。”当记者问及雨夜往返的情况时,王小丫说,“来回一趟浑身湿透,但想着能快点让大家吃上热汤面暖和暖和,也值了。”当天夜里,王小丫冒雨返回民宿为游客带回了食物和厨具,给大家煮起了热汤面。
“王老板把第一碗面端给了我家孩子。”即便已过去一周时间,回想起那个雨夜,周先生依然对那碗热汤面印象深刻,“我们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暴雨,且被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虽然只是一碗热面条,但已经足够温暖。”
天亮后,雨势渐小,村里也抢修出一条便道,王小丫夫妇想着得把大家尽快送到安全的地方。当天下午,他们便联系上了一辆39座大巴。将所有游客送上车后,夫妇俩才松了一口气。
回忆起当天洪水来袭和紧急撤离的场景,王小丫仍心有余悸。“想着刚把民宿拾掇好,就盼着客人们能住得舒心,没想到遇上这事儿。”王小丫告诉记者,她贷款盖的民宿7月9日才正式营业,到7月28日刚开业不到20天。洪水过后,她的民宿损失严重,院内与室内淤泥急需清理,东西厢房需要重新装修。
当谈及未来的打算时,她的语气又变得坚定起来:“只要人没事,比啥都强,房子可以慢慢修,民宿一定会再开业!”(作者:夏冬阳;编辑:杨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