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光旖旎的青岛,市北区的大鲍岛、登州路啤酒街、台东步行街,犹如三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风情和蓬勃的商业活力,吸引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片热闹繁华的背后,市北公安创新推出的“景中警、景中守、景中助、景中联”旅游警务模式,为游客到青岛畅游打造安全、有序、舒适的环境。
多警种护航老城新景 美景与美“警”成为打卡地
踏入大鲍岛,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廊。曾经作为青岛商业心脏的它,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已成功转型为融合多元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夏季旅游旺季时,大鲍岛人潮如织,特别是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老城会场7月18日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开幕,作为啤酒节的特色会场,拉开了“啤酒+演艺+美食+邻里”狂欢序幕,游客日均流量高达20万人次。为应对这一挑战,市北公安旅游警务工作迅速部署。分局抽调20余名机关警力下沉一线,与即墨路派出所民警以及青鸾特巡队紧密配合,加大对大鲍岛重点区域的巡逻力度。特别是“青鸾特巡队”,这支由8名民警、辅警与1只警犬组成的队伍,以“警务+文旅”的工作创新模式,既守护着街区的平安,更成为城市形象的“流动名片”。每一位来到大鲍岛街区游玩的市民游客都热情的和他们打卡合影,游客和市民都在这支队伍身上触摸到了一座城市最动人的温度。
旅游警务工作从旅游旺季前就已展开,民警们深入500多家商家店铺,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落实商家安保责任制度和应急预案演练。“老板,夏季游客多,一定要加强安全防范,有任何问题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即墨路派出所的民警梁锋耐心地向商户叮嘱。旅游旺季,他们在景区各处巡防,提醒游客有序体验;在街区内,时刻关注游客动态,及时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同时,他们积极开展旅游安全宣传,在景区设置咨询台,发放2万多份宣传单,向游客普及旅游安全和反诈知识。针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专门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医疗急救和饮水服务。旅游旺季期间,民警通过和景区之间的协同机制,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30多件,寻回走失人员11人次,赢得了游客们的广泛赞誉。
智慧赋能+安全宣传 助力游客体验啤酒文化
登州路啤酒街,是青岛啤酒文化的标志性街区。这里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啤酒文化,人流量大也给治安管理带来了难题。旅游警务在此创新举措,引入智慧警务,对街区进行全方位、实时的关注,精准预判和快速处置各类治安隐患。
在旅游高峰期,提前制定详细的安保方案,在啤酒博物馆和啤酒街沿线设置固定执勤点和流动巡逻组,采用“步巡+车巡” 的方式,24 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民警们还积极发动群众力量,与街道、社区、商户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治安联席会,分析治安形势,共同解决问题。借助“商户联盟”平台,举办10多场治安防范培训,100多家商户参与其中,有效提升了商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此外,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20多次联合执法,整改 120 多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设置30多个宣传栏、发放 15000 多份安全手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费。
多警联动优化营商 让游客吃喝玩乐获得最优体验
台东步行街,作为青岛商业文化的发源地,拥有3000多家商家店铺,旅游旺季人流量日峰值超过30万人次。台东派出所依托旅游警务机制,采取多层次、多警种联动的巡防策略。与武警、特警、PTU 巡警协同开展全天候联合巡防,结合110民警车巡、治安联防步巡、社区民警走访巡查和治安民警拉网清查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严密的巡逻防控网络,旅游旺季民警巡逻里程累计达数千公里。
台东派出所不断优化旅游警务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在户籍管理、身份证办理等业务上推行“立即办、当天办、网上办”,窗口业务办理平均时长缩短30%,群众满意度达到99%以上。此外,民警们积极走访商家店铺,今年已走访 1000 多家次,处理 300多起涉商纠纷,为商家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有力地优化了营商环境。
市北公安的旅游警务,以大鲍岛、登州路啤酒街、台东步行街为重点,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游客的市北之行保驾护航。他们是平安的守护者,是服务的贴心人。未来,市北公安旅游警务将继续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市北留下美好的回忆,为市北区的文旅发展注入强大的安全动力。
(半岛全媒体记者 蒋凯 通讯员 扈晓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