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县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北部,与韩国釜山隔海相望。此行长崎并非刻意,行程的套餐里无法取舍。
对于长崎这个名字,记忆中唯一的印象就是它经常与广岛齐名出现,并同被原子弹夷为平地的城市。
长崎行的第一站便是“平和公园”,我们的中文意思就是“和平公园”。日本语的汉字语序,有些别扭。
在前往和平公园的大巴车上,我上网临时补给了一下关于长崎核爆的历史背景:
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与中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向广岛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距离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整个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
广岛遭受核武器攻击后,日本政府仍然拒绝同意波茨坦公告。为了进一步摧毁其抵抗决心, 8月9日,美军出动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 长崎与广岛一样,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而我本次来长崎打卡的和平公园,就是为悼念1945年8月9日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而设立的纪念性公园,位于原子弹引爆的中心区域。
和平公园由和平祈念像、爆心地公园、和平之泉及各国赠送的纪念碑群等组成,其中一座巨大的“和平祈念”雕像给我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当地的导游对我们解说了这座雕像他所代表的含义:他一只手指向天,表示“祸从天降”;一只手指向地,代表着“众生平等”;而紧闭的双眼代表正在为受难者祈福;他的左半边脸是亚洲人,右半边脸是欧美人,代表的是期盼全人类所在的世界永久和平。
在爆心地公园的长崎监狱浦上支所遗址上,是当时原子弹爆炸时留下的建筑地基。在地基上现在还能看到部分烧焦的痕迹,当时被高高的混凝土围墙包围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据说同时消失的还有许多囚犯和狱警。当时原子弹就是在它正上方500米处爆炸,在80年后的今天,我站在其现场仿佛仍旧能感受到当时的惨烈。
和平喷泉是为追悼因爆炸而渴求水的受难者而建造的。原子弹爆炸使人体内部烧焦,极度口渴,大家都在渴求水中死去。池中建有象征和平鸽与仙鹤的喷泉,永不停息的喷着水。
和平公园内还有各国赠送的多个纪念碑和雕塑,传达了来自世界各地对受难者的同情和祈福。
在园内我还看到了中国领导人1985年赠送的刻有“和平”二字的雕塑。
长崎的盛夏很热,我忍着高温在和平公园走了一遍。由于日文与中文基本能做到无缝切换, 石碑、纪念碑、区域图上的大致内容也能看懂个七七八八,而且园中有些碑文直接标注了中文。总体感觉这里的所有释文都是站在受害者立场,而对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发动侵略战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造成的巨大灾难避而不谈。
我在和平公园看到的一组数据,长崎原子弹爆炸死者人数为73884人。
日本确实是核爆的亲历者,但是什么原因被核爆,这值得正视和深思。
最后我想说的是有32名中国人在长崎原子弹爆炸中无辜遇难,若国人来到和平公园,请去看看他们,别忘了带一瓶中国产的水放在他们的石碑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