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因素是最直接的原因
预算有限:Bankrate 调查显示,约50%的美国人因负担不起费用而放弃远行,尤其是18-24岁的年轻人,近半数储蓄不足1000美元。
省钱优先:72%选择“家中度假”的人明确表示是为了节省开支。例如,一个家庭四日游的平均预算约4000美元,对中产家庭是不小的负担。
2. 时间与工作压力的制约
休假制度尴尬:尽管多数人有带薪假期,但仅36%会用完,因工作量大或人手不足,许多人“不敢休”。
碎片化休假:美国家庭逐渐用“短而频”的周末微旅行取代长假,2-3天的周边游更易实现。
3. 本土资源的吸引力
自然与生态资源丰富:美国拥有63个国家公园、数千个州立公园和森林,2.58亿人每年参与森林生态旅游。黄石、大峡谷等“家门口的世界级景观”降低了远行需求。
便利的自驾文化:高速公路网络和汽车普及使“2小时车程内”的短途游成为常态,露营、湖边小屋等低成本的“公路旅行”深入人心。
4. 文化习惯与心理因素
家庭导向的休闲:52%的夏季度假以家庭为单位,倾向选择安全、熟悉的国内目的地。例如,佛罗里达海滩或加州国家公园能满足“亲子、宠物友好”需求。
对“度假”定义的扩展:近年兴起的“居家度假”包括探索本地博物馆、郊区徒步,甚至在家DIY放松,被重新包装为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5. 外部不确定性
经济与安全感:相比国际旅行,国内游可避免汇率波动、签证麻烦及安全顾虑(如近年疫情对长途旅行的冲击)。
总结:美国人选择“附近度假”并非完全因“穷”,而是经济理性、资源禀赋、文化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最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家庭休闲需求。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如下:美国幅员辽阔,风情万种,几乎能提供所有人想要的所有度假方式——炎热、寒冷、海滩、山脉、自然、博物馆、探险、奢华度假村等等——无需出国即可体验。此外,美国人异常友好热情,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带来愉悦的体验。外国人有时会抱怨我们太过社交。算了,算了吧。加上共同语言、经济条件以及离家近等便利条件,几乎没有理由去其他地方。只是花费更多,而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
你可能会说“去看看不同的东西”或“体验异国文化”,但美国幅员辽阔,文化多元,你甚至不用离开就能做到这一点。当然,那里有很多不同的东西,但真正想要体验的人相对较少,或者愿意为此付出所有努力。比如,我个人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去亲眼目睹印度的贫困,或者在南极探险时冻得要死。大多数美国人去世时都没能看完他们想看的美国,而且还有很多“国内”的探索活动等着他们去探索。
新英格兰:
新墨西哥州:
纽约:
加利福尼亚州
太平洋西北地区
东南
还有更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