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想想,行李箱里是不是总有那几样东西,去旅行时虔诚地供着,再累再狼狈也舍不得撒手?
然而旅行结束,他们只留下你的怨气?有些物件天生就是来折磨人的。
咱今天就敞亮了讲,哪些东西真的不要带了!
充电宝
旅行出门前,我们都琢磨,万一手机没电了咋办?多带一个,多个保障吧?
于是行李箱哐哐塞进去好几块,沉甸甸塞在背包里,心也沉甸甸的。
结果呢?
专业报告早就暴露了真相:全球主流目的地及交通枢纽充电设施覆盖率达98.3%,这数字现在更高,基本就是“伸手就有电”。
你路上找不到插座的情况,比你去相亲却遇上了前男友还罕见。
更别说你带多个充电宝过安检,就是自找不痛快。
安检机器扫出来这么多充电宝,人家必要细查。它们规格是不是合规、有无破损、有没有清晰标注。
还有重量,几块充电宝就能顶半个相机沉。
你扛着它们跋山涉水,背包带子把肩膀勒得发红发肿,走一步喘一步,何苦来?
旅行体验瞬间滑向“肩酸背痛受难游”。
最讽刺的是什么?你费劲带了三四块,旅行一周过去后发现只用上了一块。
专业相机和三脚架
多少朋友出行前壮志酬酬,对着清单郑重地写下“专业相机、三脚架”,坚信不疑“没有它们就出不了大片”,甚至觉得不用它们这趟行程便折价一半。
结果是什么?
相机加上挂件,稳稳1.5公斤以上。三脚架若再跟上,又添近3公斤。
想象一下:烈日当空你背着这额外5公斤负重攀登山路,汗水浸透,肩膀酸痛,每次打开镜头盖都疑心是否被压断,后悔的浪潮汹涌而来。
旅游博主老李漫游记2023年攀登黄山时带着专业相机和三脚架意图拍摄壮美云海日出,结果云层密布全程不开面,日出时间前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收拾东西赶路。
那狼狈模样,被他自嘲剪辑成了一条视频,倒获得了近百万点击。
他自己都说:“扛着这堆东西上山看日出?我后来感觉我简直是来锻炼抗重力的!”
旅行前特意购买的全新洗漱用品
是不是都干过这种事?旅行前郑重其事前往便利店,购买全新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套装?
自以为备齐洗漱用品就是周全周到,准备踏上旅程的欣喜感都浓了三分。
可是这些瓶瓶罐罐一旦被塞进行李箱,噩梦就开始。
旅行途中瓶盖松动泄露是常事。精心整理的行李全泡了汤,整块区域一片狼藉。
即便盖子坚挺不泄,重量也一点没客气。
大瓶装的液体动辄200毫升以上,一整趟旅途下来,它们沉甸甸压在你的箱子里不说,旅行结束多半还有大半瓶未能用完。
最终你发现,它们在行李箱里陪着你颠簸折腾一整程,唯一的用处就是让你费钱又费力地再背回来,旅行的意义是体验而不是搬运吧?
酒店或民宿配置早已完善。除非特殊敏感性或偏好高端品牌,否则使用店家提供一次性用品反而更加方便。
既然能轻轻松松拥有相同体验,我们又何苦执着于背着这些沉重的瓶瓶罐罐呢?
大剂量防身用具
曾遇到过独自旅行的女孩,背包深处塞了防狼喷雾、警报器甚至电击棒一整套装备,
在去东南亚前紧张备货,仿佛那不是寻常度假,而是荒野求生。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她这番准备几乎是多此一举。
入境检查首当其冲就成了最大问题。
航空公司和各地安检对防狼喷雾等物品皆有严格规定,一旦被查出,轻则直接没收,重则安检受阻甚至要接受盘问解释。
许多目的地国家也将其视为管制武器,即便能携带,也需要申请许可。
有旅行者分享经历:在前往欧洲某国旅行中,被安检人员发现包内含有防狼喷雾,其后续处置解释流程耗费将近两个小时,耽误行程不说还备受旁人注目,尴尬非常。
大量现金
各位摸着良心想想,是不是每次出门前都焦虑发作,总怕国外没信号刷不了手机,怕小店不收信用卡,怕突发状况没钱救命?
于是你心一横,跑去银行取了一沓红票子,沉甸甸塞进腰包,仿佛自己是行走的ATM机。
醒醒吧!这年头还带大额现金出国,简直是给自己预订“麻烦全家桶”套餐。
现金这玩意儿,放酒店怕被偷,带身上怕被抢。
俄罗斯涅瓦大街专抢中国游客钱包,光天化日都敢下手。
巴黎地铁里摸包党专盯现金大户,你掏钱付个车票都能被尾随三条街。
就算没遇贼,自己手滑也够呛,去年黄金周某民宿老板吐槽:“客人退房后,我们在枕头下、垃圾桶旁捡到的现金比充电线还多!”。
那些执着携带的所谓“必需品”,最后真正“服务”过你的有几样?
它们非但没有成为旅途的保护符,反而在每一关都化为我们疲惫的根源:
安检时翻来覆去的盘查、拖在地上沉重不堪的负担、打开行李面对混乱狼藉时的那一刻无言崩溃……
行李越精简,你便越靠近“旅行”本真的意义。
解放沉重负担后的身体,也同时松开了心灵的缰绳,自由去感受风土人情。
旅行箱里少放一件物品,你便能多看到一方世界、多一分游走的自由。#头条深一度#
(老A)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