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华灯初上。8月8日19点30分,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和氏璧广场,随着《盛夏郸韵》音乐响起,街区夜演在古装舞者的翩翩起舞中,再一次拉开序幕。
8月8日,舞者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和氏璧广场表演舞蹈《盛夏郸韵》。
20点整,南城门下,白衣“李白”摇着折扇,随人潮步入街区。“千年后重游邯郸道,这城门倒比盛唐更气派!城头这‘邯郸’二字,笔走龙蛇,筋骨铮铮!”他边走边讲,步伐缓缓,一众游客紧随其后,举着手机,边走边录。
8月8日,沉浸式情景轻喜剧《李白穿越邯郸道》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上演。
“以前对邯郸的印象就是历史悠久,但那些历史故事感觉离自己很遥远。这次跟着‘李白’穿越邯郸道,让我们‘一秒入戏’。”紧跟在“李白”身后的,是来自河南安阳的王晖一家。趁着周末,夫妻二人特意带孩子来邯郸玩,首站就选在此地。
“孩子听过很多景区的讲解,但沉浸式情景喜剧式讲解,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将历史故事与现代幽默相结合的方式太妙了,既保留了历史的韵味,又增添了趣味性,孩子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王晖说。
《李白穿越邯郸道》这部沉浸式情景轻喜剧是街区打破老套解说的新招。解说员们化身“李白”“蔺相如”“廉颇”“蔡文姬”“罗敷”“毛遂”“慎夫人”“荀子”等11位历史人物,在真实的古街景里演起穿越轻喜剧。他们话说得轻松,人演得自然,解说词里裹着网络热词、幽默“包袱”,一路抖开,引得大家笑声阵阵。
热闹劲儿一直持续。游客被情景剧、古典舞蹈等多场表演牢牢吸引。
20点45分,邯郸行宫内《古韵邯郸》乐声又起,游客围拢过去。
“街区将演出安排在我们店里,引来不少客流。看剧、互动、拍照一样不少,游客在店里停留的时间比以前长了,对我们的商品也产生了兴趣。”邯郸行宫店主闫乃杰话音里透着忙碌带来的喜悦。
街上的商户也有同感。此前在黄金楼上演的《黄金诺·山海盟》,就让黄金楼的负责人晓官尝到了文化创意的甜头。“街区打造的这出情景剧,已经成了我们店的活招牌,不少游客就是冲它来的。”晓官说。
夜色渐浓,邯郸道灯火如昼,人流如织。当天6场情景演绎接连上演,此起彼伏的情景演绎不仅点燃了街区的夜晚,也悄然重塑了游客与历史的连接方式。
自2025年1月25日开街以来,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便以“活化历史、沉浸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直抵人心的文化盛宴。据了解,每周五、六、日及法定节假日,演出活动从不缺席,预计全年累计近500场。正是通过高频次的沉浸式体验,沉睡的邯郸故事被成功唤醒、活化,最终化作游客心中“忘不掉的邯郸记忆”。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鸿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