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黔东,热潮涌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铜仁市第五届运动会在石阡县体育场盛大启幕。来自全市各区县的22支代表队,7000多名运动员齐聚一堂,在紧张激烈的赛程里,围绕27个大项598个小项展开角逐。这场铜仁市规模空前的综合性体育盛会,选择石阡作为东道主,正是对其近年来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成效的肯定。
石阡体育血脉里,流淌着奋斗的基因。时光回溯至1952年,石阡籍军人陈正秀在西南军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上,一举摘得女子200米和400米两项桂冠,为家乡播下了体育的种子。数十载薪火相传,体育精神早已融入石阡人的城市品格。如今,“动起来”不仅是市民的生活风尚,更成为石阡探索文体旅融合、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8月8日,全民健身日,铜仁市第五届运动会在石阡县体育场盛大启幕。夏磊 摄
行走石阡,全民健身的画卷处处铺展。晨曦微露,佛顶山、五峰山的崎岖小径上,徒步登山者手持登山杖,步履铿锵向上攀登;龙川河畔绿树成荫,健身步道旁,棋牌爱好者们围坐对弈,智慧在方寸间碰撞。骑行爱好者御风而行,感受速度与激情的畅快。
“动起来”,是石阡最富感染力的城市表情。寒冬腊月,龙川河中依然可见冬泳健儿劈波斩浪的矫健身姿。每逢元宵佳节,翻腾飞舞的仡佬毛龙气势雄浑,韵味悠长的茶灯婉转唱响,古老的说春传递美好祝愿,浓郁的非遗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遍布城乡的体育协会常年活跃,为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市民搭建起强身健体、交流互动的广阔舞台。
石阡文体旅融合的蓬勃之势,离不开坚实根基的有力支撑。近年来,石阡县委、县政府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前瞻布局,持续投入,着力构建覆盖全域、功能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文体基础设施网络。
一组数据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全县已高标准建成19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15个行政村实现农体工程全覆盖,乡村文体活动有了稳固的“根据地”;4座乡镇社会足球场、2个多功能篮球场、3条环境优美的健身步道、1座功能齐全的全民健身中心、2个专业网球场相继落成,成为城乡新地标。
8月8日,全民健身日,铜仁市第五届运动会在石阡县体育场盛大启幕。夏磊 摄
“目前,石阡县体育场地总面积已达64.0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2平方米。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为全民健身奠定了坚实基础。”石阡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群体中心主任邓光明的介绍,透露出扎实的工作成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体育强县的希望。石阡县将青少年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校园足球建设成绩斐然,18所学校成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录。县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一小学被确立为铜仁市足球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有效拓宽了选拔和培养优秀苗子的渠道。
2025第三届“温泉之城·长寿石阡”仙人街越野赛暨铜仁市第五届运动会群众体育项目越野跑在石阡激情开赛,图为越野跑现场。
精心培育终在赛场收获硕果,石阡健儿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赛事中捷报频传。2024年,石阡籍运动员杨华强,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邀请赛暨国家残疾人游泳测试赛上勇夺男子S7级100米仰泳和1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家乡赢得荣誉。
石阡,这片热土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仡佬毛龙、茶灯、说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淌在石阡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更是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宝贵资源和独特魅力所在。石阡深谙“融合”之道,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精心打造成驱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铜仁市第五届运动会竞技体育组“石阡泉都矿泉水杯”足球比赛女子乙组。
每年元宵佳节,从温泉度假区广场到古韵悠长的老街巷陌,从现代居民小区到标准化的体育场馆,翻腾的巨龙、婉转的唱腔、热闹的民俗巡游交织上演,构成一幅幅流动的民俗风情画,吸引着本地居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文化为魂,体育为媒,旅游为体,三者在这里实现了深度的交融共生。
推动文体旅融合,石阡既注重练好内功,更善于借势发力、搭建平台。近年来,石阡县主动承接省市乃至国家级重要赛事,成功举办了铜仁市公路自行车联赛(石阡站)、2024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石阡站)、全省轮滑比赛、全市青少年足球冬令营等多项高规格、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
文艺节目《非遗印象》将石阡沉淀千年的非遗密码化为舞台上的举手投足。田勇 摄
同时,精心培育本土品牌,“美丽乡村”篮球赛、青少年篮球赛、足球赛、田径赛等群众性赛事活动蓬勃开展,贯穿全年。这一场场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石阡大型活动组织能力、接待水平的实战检验和有力提升,更如同一扇扇窗口,将石阡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人文风情、开放的城市活力,通过参赛运动员和现场观众的口碑,传播到四面八方。
民间力量同样也是文体旅融合,最深厚的土壤和最活跃的因子。石阡县跑步协会,是一个由普通跑步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的民间团体,目前已拥有会员131人。协会成立以来,坚持组织周末耐力训练及各类跑步活动超过100次,累计参与人次突破3000。草根组织的蓬勃生机,正是石阡全民健身氛围浓厚、文体旅融合深入人心的真实写照。
尧上仡佬敬雀节,全民健身越野跑森林穿越健步走活动吸引跑步爱好者参与。杨文美摄
在他们的带动下,定期跑步健身正成为越来越多石阡市民的生活习惯。协会还成功组织大规模主题跑步活动30余次,助力50余位跑者在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等赛事中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会长李耀轩介绍:“我们在组织日常跑步训练和赛事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走出去”的步伐同样铿锵有力。石阡积极组织优秀运动队、文艺团体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展演活动,在更大的舞台上切磋技艺、提升水平、展示风采、树立自信。同时,通过组织文艺汇演、非遗项目展示等文化交流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温泉康养、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等精品旅游线路。
石阡水龙节现场。
另外,石阡还着力深化与湖南、重庆等周边省市的区域合作,推动游客互送、资源共享、线路互联、市场互拓,积极探索构建“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区域合唱”的联动发展新格局。
“文体旅深度融合的蓝图,正一步步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石阡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陆亚平的话语充满信心。这份信心,有“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的金字招牌作为有力印证,更有亮眼的数据提供坚实支撑。
铜仁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心心念念的石阡》文艺展演,所有演员汇聚成光与热的海洋。
2024年1至6月,石阡全县累计接待游客总数达到268.52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23.89亿元,同比增长11.23%。数据背后,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和不可阻挡的前进步伐。当全民健身的热情汇入文体旅深度融合的江河,石阡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城,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在健康中国的宏伟画卷上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