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几年大家手头宽裕了,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以前觉得出国玩是件特稀罕的事儿,现在身边不少人都背起包往国外跑,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
中国游客的规模越来越大,消费能力也强,在全球旅游市场里都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很多国家都瞅准这块大蛋糕,想尽办法吸引咱们去旅游。
可谁能想到,在德国、英国、韩国这些热门旅游地,专门给中国游客看的中文标语让大家不能接受。
德国的城市街道干净整洁,公共交通准点,按理说,这样的国家接待游客应该也很专业周到。
但不少中国游客到了德国就发现,在柏林的博物馆岛、慕尼黑的商业街,到处都能看到中文写的警示牌。
像“禁止吸烟”“不要大声喧哗”这类提示,用特别大的字体印在显眼位置,旁边的德语、英语标识反而小得多。
有些游客一开始还觉得这是德国人贴心,专门用中文提醒方便沟通,可仔细一琢磨,怎么其他国家游客就没这种特殊待遇?
在博物馆里,中国游客一抬头就能看见“禁止触摸展品”的中文标语,同行的其他国家游客却没有类似提醒,心里难免犯嘀咕,感觉自己刚到德国就被贴上了需要重点提醒的标签。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跟着出现类似情况,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塔桥附近的商场,都挂着不少中文提示。
“不得讲价”“店内禁止休息”这些话,全是用中文写的,周围却找不到其他语言的同类标语。
有游客分享经历,说逛商场逛累了,想找个地方歇会儿,结果被“店内禁止休息”的中文牌子拦住,可明明看见其他国家游客在休息区坐着。
这种区别对待让很多中国游客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开开心心出来旅游,结果感觉自己像不受欢迎的人。
韩国的情况更直接,济州岛景区门口挂着“禁止随地大小便”的中文警示牌,首尔明洞有些餐馆干脆在门口写着“中国人禁止入内”。
要知道,韩国靠着韩流文化、特色美食,以前可是中国游客的热门旅游地,济州岛的风光、首尔的购物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国游客。
现在这些刺眼的中文标语一出现,不少人直接改变行程,宁愿选择去其他国家旅游,毕竟谁都不想花钱买气受,大老远跑到国外还被区别对待。
中国游客对这些中文标语反应特别强烈,很多人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吐槽在国外看到这些标语的糟糕感受。
有人说,自己在国内一直遵守公共秩序,出国旅游更是时刻注意形象,生怕给国家丢脸,结果却被当成低素质游客区别对待,心里特别委屈。
还有人忍不住吐槽,本来开开心心出国旅游,就是想放松放松,结果倒好,一到地方就看见满大街针对自己的中文标语,满心的期待一下子全凉了。
确实有极少数中国游客在国外存在不文明行为,随着出境游人数增多,庞大的群体里难免有个别素质不高的人。
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甚至不遵守排队秩序,这些行为被当地民众和商家看在眼里,心里肯定有意见。
他们希望通过张贴中文标语,直接提醒中国游客注意行为规范,改善这些不文明现象,这也是能被人理解的,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任何国家都有素质低下的人,怎么只对中国搞特殊?
中国游客数量多,给这些国家的旅游管理带来不小压力,为了快速规范游客行为,提高管理效率,部分地方和商家觉得用中文标语最直接有效,能让中国游客一眼就明白当地规则。
但他们没考虑到,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忽略了游客的心理感受,在游客看来,这不是提醒,更像是一种指责和歧视。
他们或许本意是友好提醒,觉得用中文写标语方便中国游客看懂,但在中国游客眼中,这些标语充满质疑和不信任,是对自己素质和文明程度的不尊重。
一方面,这些国家想通过中文标语显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消费,拉动本国经济。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想通过这种方式展示所谓的文化自信和优越感,强调自己国家的规则和习惯,维护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
但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不仅没吸引到游客,反而伤害了中国游客的感情,对当地旅游业造成负面影响。
不少人觉得,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能代表全体中国游客,用中文标语区别对待所有人,这种做法不公平。
这不仅影响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毕竟旅游靠的是口碑,这种歧视性做法会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
也有人认为,中国游客出国确实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在国外,个人行为不仅代表自己,还关乎国家形象。
只有每个人都自觉遵守当地规则,展现良好素质,才能改变其他国家对中国游客的刻板印象。
解决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对中国游客来说,出国前多了解目的地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法律法规,旅游过程中自觉遵守当地规则。
出门在外旅游,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公共场所,别大声喧哗影响别人,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别随手乱丢破坏环境,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这些小事做起,就能让外国人看到中国游客有礼貌、守规矩的好样子。
对德国、英国、韩国这些国家而言,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各国游客,在景区和公共场所,设置多语言的文明引导标识,让充满偏见和歧视的“中文标语”不再出现。
大家出国旅游,本来就是想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可要是去旅游还得受气,被区别对待,那肯定玩得不开心。
不管是去旅游的人,还是接待游客的国家,都得把对方当朋友,互相尊重,只有这样,大家你来我往,跨国旅游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希望未来,这些带有歧视性的中文标语能彻底消失,让中国游客在国外能感受到真正的友好与包容,让跨国旅行重新成为一场美好的文化之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