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
走进怀化黔阳登芙蓉楼
离开邵阳蔡锷故里,继续出发前往黔阳,所谓的黔阳,现在只保留黔城镇,应该是洪江市政府所在地(洪江为怀化下属一县级市),住宿黔阳木府,又叫邓家大院,一家很有民族特色的民宿,位于古城中心,出来好像转一圈古城的主要景点都能看到。
芙蓉楼夜景
沅江
这里有必要为住宿的民宿黔阳木府打个广告,有朋友想来黔阳古城游玩,建议住宿这里,木楼,很古朴,前台很客气,导航需要到芙蓉楼停车场,走路通过中正门不远就到了。如果导航民宿地址,会把你导到宝山书院,(钟鼓楼、王昌龄石雕像,昌龄香樟,城北古城墙都在这一片)。停车后,前台来人帮忙拿东西,带路回民宿,进民宿,马上拿出冰西瓜、冰枣子、冰凉粉等小吃。住宿含早餐,就在民宿隔壁,叫“西门粉面”。
民宿大门
民宿内景
民宿内景
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黔城镇。沅水干流上游的洪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故乡,是中国冰糖橙之乡,是唐代"诗家天子"王昌龄的谪贬地。黔阳古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400年,较湖南省内的凤凰古城早900年。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经典诗句就是王昌龄写就于该市芙蓉楼前。
芙蓉楼景区大门,这个可以进,不要门票
中正门(门上大字为戴笠所书)
古城历史城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原有五个城门今尚存四门遗址,其中西门又称中正门,其城门及门楼保存完好,门上"中正门"三字系民国时期戴笠所书。
依附南北两条主要街道而形成的鱼骨状道路系统保存完整,古称九街十八巷,现存较完好的历史街区有:以商业店铺为主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南正街;以会馆码头为主的上河街、下河街等。此外,县衙、书院、文庙、武祠遗址、古客栈、亭台楼阁、祠堂戏院等,罗列有致,功能齐全。
历史沿革
黔城镇属建制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镡成县,唐代易名龙标县,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置黔阳县。新中国成立前, 一直是黔阳县治所在地。1949年县治搬迁安江后,黔城改为乡级镇,1960年改为建制镇。1997年国务院批准原黔阳县与洪江市合并,成立新的洪江市,市治设黔城镇。199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黔城镇与黔城乡合并,设立新的黔城镇。
天子诗人王昌龄,这石雕像有点小
黔阳古城景点包括"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明清古街--南正街; 古龙标山钟楼--钟鼓楼;城西红砂石拱门--中正门;高桥古塔--赤宝塔等。
黔阳古城山水秀美,地灵人杰,蕴育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神奇的传说和纪念地。
很多人把第一个字念错
唐代"诗家天子"王昌龄在此为官七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尤以《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最为世人所传颂,诗人咏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玉壶冰心"明志,后人以千古绝唱。
古城一家咖啡屋
咖啡屋
咖啡屋
这个还没搞清楚是什么东东
同时由于他为治以宽,政善民安,至今尚流传有"苗女听歌"、"遮道迄诗"、"佳句退兵"等传说,史称"王龙标"。他在黔城留下一批珍贵的诗篇和诗论。芙蓉楼碑坊刻留有他当年的酬唱诗。后人为纪念他,建有芙蓉楼,芙蓉楼成为国内较完整的纪念王昌龄胜地。一代名宦高力士也流放巫州,州治即今之黔城。
说句实在话,来黔阳,多少与王昌龄的诗句有关,想来感受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境,就好像那年去永州,为的就是去感受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一样。实地感受以后,才明白,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真实写作地应该在江苏镇江,但这个已经不重要了,王昌龄在黔阳为官7年这是事实,这里有他来后建的芙蓉楼是事实,他在黔阳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也是事实,这就够了。
黔阳古城里还有原住民,增添了烟火气,发现原来的豪门都称某某世第,没有去细究。
喜欢在古镇古城里漫游的推荐来黔阳玩上一天,住宿一晚,靠着那斑驳的砖墙,看夕阳照着的已经有些歪脖的木楼,抚摸那一块块些许缺痕的红石头,历史在这个三面环水而抱的半岛曾经演绎过多少精彩往事。
民国时期倡导新生活的宣传标语
不说王昌龄,不说高力士,单说民国时期军统戴笠曾在这小住,那就是腥风血雨的见证,有面墙上还有民国时期留下的标语,建国后没有被铲除算是幸运。
最老的木屋
最老的木屋,由于锁门,拍不了全貌
黔阳有座木屋房子,据记载建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不知道全国拥有这样历史的民间木房子还有没有,可惜这栋房子没有保护好,现在大门紧闭,从摇摇欲坠的大门伸进去拍了照片,残破不堪,杂草满园,这算是黔阳行最大的遗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