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作业去旅行成暑期游“标配”
有利于保持“学习感”?还是“甜蜜负担”? 资深教师建议合理规划暑假更重要
暑假已经走完三分之二,剩下不到20天,不管同学们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暑期计划,还是正在旅游放松,暑假作业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这真是一次折腾的旅行,全程都在催孩子赶作业!”昨天,刚从深圳回来的王洋阳女士在朋友圈吐槽,作为一名市南区初中生的家长,她“深感不易”。6天的广东之行,让她累得全身像散了架一样,原因是白天要暴走赶着看景点,晚上还要陪孩子做作业。这个暑假,带上作业去旅行,成为亲子游新“标配”。当旅行攻略撞上作业规划表,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成为一种考验。
讲述
广东之旅变作业之行
因为期末考试考得不错,这个暑假,王洋阳答应给即将升入初二的孩子一个奖励:去广州、深圳、珠海深度游一周。暑假第一个月,她就和儿子“约法三章”:务必在8月初全家出游前,完成所有需要在旅行期间提交的暑假作业。
“暑假开始,儿子很有冲劲,不仅完成每日任务,有时还能超额完成。”王洋阳说,但两个星期后,惰性便出现了,要不就是早上起来已9点了,要不就是吃完午饭还要午休,随便一躺就到了晚饭时间。临旅行前,母子俩盘点了近阶段要交的作业,发现还有好几份没有完成。
王洋阳打算取消出行计划作为惩罚,但前后一算,光是机票、车费损失,是笔不小的数目。“儿子最后表态,带作业去旅行,保证如期完成,不会‘偷奸耍滑’。”王洋阳说,自己当时还挺乐观,“候机时间起码两个小时,坐飞机、坐高铁时,也能见缝插针做,哪怕路上写不完,晚上回酒店再补点,应该也能搞定。”
便利店成为旅游空隙做作业的好去处。
构思很美好,现实却给了她猛烈一击。在旅行途中,儿子找各种理由拖延……“一会说太热了静不下心来,一会说太累了提不起笔来,一会又说今天实在是不想动脑子,想快乐一天,自己不忍心每天都和儿子闹不愉快,有时候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假期还是要以快乐为中心,王洋阳以“劝”为主,以“奖”为辅,总算是督促孩子完成了五六成的作业量。“有一种斗智斗勇的心累和克制怒火的憋屈,下次一定要把作业处理得比较利索了再出门旅行。”王洋阳说。
现象
带作业成亲子游“标配”
说起出游与作业,带孩子出境游的程女士倍感无奈:“我也不想当恶人,可你要是不催着他写,后面回家补作业能补到哭爹喊娘。”程女士的儿子去年暑假疯玩半个月,临开学前三天哭着补作业,那场面令她至今印象深刻。“今年儿子学乖了,在景点等导游的时候,自己就从包里掏出作业本,见缝插针地写起来。”在机场转机时,程女士的儿子淡定地从书包里掏出文具盒,垫着登机牌就开始奋笔疾书。旁边的小姑娘看得眼睛都直了,扭头就找她妈要作业本。俩孩子较劲似的写了一个多小时,把候机大厅活生生变成了自习室。“家长们就在旁边偷着乐,这可比玩手机强多了。其实,孩子们心里都打着小算盘,现在抓紧写,在景点和回家后就能可劲儿玩。”程女士说。
“这两天行程比较宽松,他写作业时间是每天早饭后的一小时,或者晚上睡前的一小时。他可以自由选择当天‘早场’或是‘晚场’做作业。在他主动执行的情况下,我们还会奖励他买玩偶、盲盒或者旅行纪念品。”在程女士看来,大多数时间,儿子执行得很不错,孩子偶尔也有抵触的时候,但是在爸爸妈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下,最终也都完成了每天的学习计划。程女士的儿子还在妈妈的帮助下用视频记录了精彩的旅行,完成了暑期实践作业。
辛女士这个暑假选择带着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和自己的父母到西安旅行,她说女儿和自己都是“碳水脑袋”,就为了去体验羊肉泡馍、油泼面、肉夹馍等特色美食。跟程女士一样,她也让女儿带上了暑假作业。辛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家主要是孩子爸爸主张带作业,甚至考虑利用往返火车上的时间完成一些作业。我却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假期旅游,即便是大人也很难做到自律,心思更多花在游玩上,所以带作业其实更多变成了家长的心理安慰。”
“想法是很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辛女士感慨总结道,带去的语数外三科练习册,孩子几乎没有碰。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行程中也有许多突发状况,这让女儿几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作业。不过女儿是个很认真的孩子,仍每天坚持背诵一个单元的英语单词,大约要花掉半个小时的时间。有了这次的经验,辛女士一家也达成了共识:出去玩儿就好好玩儿,玩得好才能学得好,假期一定要让孩子有放松的时间,要张弛有度。
观点
是“标配”还是“甜蜜负担”
王洋阳等家长的吐槽并不是个案。暑假结束前的一段时间,家长们都忙着带孩子出游,很多家长给孩子制定了详细的假期学习计划,每天除了完成“常规科目”暑假作业外,复习巩固旧知识,提前预习新知识也是“必选科目”,带作业去旅游,不知不觉成为了许多家庭出游的“隐形标配”。家长们对此态度各异。
一种态度认为,虽然增加了行李重量,但保持“学习感”的作用无可替代。孩子即将上初一的王女士认为,旅途中休息时,恰好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一下、做些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之前我们航班晚点,在机场等待的那段时间,孩子就在候机室做练习题,我觉得这趟旅行更值了。”王女士说。还有家长认为,带着作业出门,孩子可以在旅行途中将所见所闻及时写进作文,让学习和旅行相得益彰。
在高铁上写作业的小学生。
反对的声音则是,带上作业会削弱旅行的乐趣。“既然出门了,就该好好享受旅游的快乐,不要因为作业,打乱了旅行计划,得不偿失。”一些家长反馈,这种赶鸭子上架做作业的方式,完成质量也一般,用作业搜索软件进行批改,就会发现做错的题很多。
记者采访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做了一份简单调查,在20名家长中,有15名家长倾向于“带部分作业”,这部分作业包括背诵、计算打卡、英语单词表和作文。在大家看来,这些作业更结合旅游实际,也能充分利用出游的碎片化时间。“花的时间不长,孩子愿意配合,也保持了学习习惯。”一名家长表示。
建议
合理规划暑假更重要
怎样安排暑假作业更科学合理?青岛51中的徐老师认为,假期对中小学生而言不只是放假,还是学习、娱乐、劳动、运动、兴趣养成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要阶段,需要家长全面平衡地安排,当然学业上的“提优补差”以及“巩固预习”也是应有之义。其次,暑假也是孩子有节奏地安排学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每一个学生在暑假期间,具体在什么时间段、在什么地点、做什么作业、完成谁布置的作业、以何种形式来完成,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没有对错一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实,假期里做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尤其是培养事先的规划意识、事中的微时间管理意识、事后的责任担当意识;做作业更是为了激发孩子自主的学习动力,从别人“要我做”到“我要做”,自己的事自己来决定、自己来选择,父母、旁人都只是学习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暑假作业的意义在于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作业量应适度,避免给孩子造成过重负担。同时,旅行中的学习体验可以丰富孩子的认知,关键是要让孩子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在旅行中不忘作业的孩子,尽管时而抱怨作业的难度,却在心中怀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一定要避免给孩子造成过重负担,如果是家长单方面要求旅行时做作业,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彤)
责任编辑:王亚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