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西岳庙(渭南华阴市西岳庙)

华山
出高铁华山北站,迎面一条笔直的华岳大道,通衢的尽头兀立一屏奇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裸露的山岩受夕阳返照层次分明,整个场景犹如一幅多彩的油画,这就是西岳华山。

西岳庙
五岳归来不见山,想起自己的五岳拼图,华山之行将是最后一环,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没想到夜雨突来,次日一早便收到公共短信:“您所在的区域未来三小时将出现大暴雨,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中,请您立即远离山区峪口、低洼地带、积水路段等危险地区,及时避险。”登录华山微信小程序,景区果然已处于闭园状态,遗憾的是已安排了下一日赴甘肃的行程,这次只能和华山擦肩而过了。华山上不去便退而求其次,冒雨前往有着“五岳第一庙”之称的西岳庙。
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之所在,其前身是建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的集灵宫,东汉末年将华山脚下的集灵宫迁建于现在的位置改称“西岳庙”。历朝历代不断重修西岳庙,如今的建制体现着明清风格,为坐北朝南的长方形重城大庙,四周城墙高筑,内外双面砖砌,南北长525米,东西宽225米,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

灏灵门
五岳信仰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山川崇拜,人们对高峻雄伟、神秘莫测的一方大山既敬畏又恐惧,视之为神,顶礼膜拜,历代帝王推波助澜,行以天子之祭,五岳便有了通天地、兴风雨、主万物的功能。庙祀礼制代代传承,就拿西岳来说,汉武帝首祀,逐渐形成制度,唐玄宗仿武则天封中岳之举将西岳封为金天王,宋真宗又进一步封为金天顺圣帝。五岳对应五行学说,西方属金尚白,这样,白帝少昊(嗥)便成为西岳主神,传说少昊为帝、蓐收辅佐,西岳庙也有了“少嗥之都”、“蓐收之府”的美说。

五凤楼
雨水冲刷着西岳庙的金顶红墙,古老的建筑显得清亮明朗。西岳庙主建筑群按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前后列置,左右对称,内城形成“目”字状的三个院落,依次为灏灵门、五凤楼、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寝宫、后宰门、御书楼、万寿阁,整个建筑群前低后高,步步升抬。
影壁之后的灏灵门单檐歇山顶,三连门配置,中门之上横匾“敕修西岳庙”,门口一对造型优美的石狮子,侧门入内,可达西岳庙外城的南门五凤楼。带门洞的楼阁依稀有着故宫建筑的模样,其两端设陪楼,宏伟壮观,据说登楼可眺望华山五峰,五凤与五峰应该有着某种对应的联系。

棂星门

天威咫尺坊
笔直的御道通向棂星门,入内便是西岳庙核心区域—重城中的内城。森森侧柏,幽幽直道,飞鸟无惧风雨依然盘旋空中,千年的苍桑尽入眼帘。古道的中心位置有一座石牌坊,三层牌楼采用了圆雕、透雕、浮雕、线雕等工艺,刻工精湛,内容丰富。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中间横额镌刻“尊严峻极”、“天威咫尺”八个大字,笔法苍劲端庄。石牌南北两面均刻写工整的对联,南联为“普四方利物之恩康疆福寿,耀七气素真之表正直聪明”,北联为“职方纪豫州控楚连秦拱冀,月令司秋序生春长夏藏冬”,华山之神庇佑的这方水土果然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昭示岳镇河渎碑

地震碑
内城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东为冥王殿,西为灵宫殿,象征东冥西天的传说,神话故事《宝莲灯》中的哭庙情节就发生在东侧冥王殿后的道院里,那里有一处三圣母庙。东西配殿前的绿草丛中屹立着两具由赑屃驮着的高大石碑,“昭示岳镇河渎碑”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明代开国初年诏定祭祀岳镇河渎等天下诸神位之制时所立,具体为五岳、五镇、四河、四渎;“华阴县重修西岳庙记碑”也叫地震碑,立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碑文记述了嘉靖年关中大地震西岳庙的破坏程度和重新修复的过程。

灏灵殿

灏灵殿

灏灵殿壁画

金天昭瑞
面阔五间的金城门取“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之意,门后石桥,两旁碑亭,绿树掩映,别有风情。灏灵殿为西岳庙正殿,整个大殿坐落在条石砌筑的须弥月台上,台阶铺设雕刻精细的御踏,专为帝王进殿祭祀而设,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铺金色琉璃瓦,飞檐高耸气势巍峨。灏灵殿已是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主持重修,殿内供奉西岳大帝,悬满帝后题匾,有同治帝的“瑞凝仙掌”、光绪帝的“金天昭瑞”和慈禧太后的“仙掌凌云”,华岳五峰正合仙掌之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西避战乱的慈禧、光绪终于可以回京了,途径华阴时心情不错,命随驾的新科状元陆润庠代笔代书,留下墨痕。

寝宫
殿后有寝是古代庙祀建筑的基本形制,西岳庙寝宫是白帝少昊的燕息之所,供奉华山神及夫人神像。出寝宫过后宰门便来到西岳庙的后花园。

后宰门

望华桥

放生池

御碑亭

少昊之都坊

古木遒然
望华桥、石牌坊、放生池、御书楼,古道幽深,古木遒然。御书房前后各立一坊牌楼,前坊“少昊之都”,后坊“蓐收之府”,传说中的少昊和蓐收是父子关系,即使神仙也要有个理政之所,西岳庙为他们提供了办公场地。

岳莲灵澍碑
御书楼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现为复原重修,楼内存有一横巨大的卧碑,名“岳莲灵澍”,意为西岳华山峰似莲花,祈雨灵验,澍有及时雨的意思。背面的文字详细记述了当年关中大旱百姓祈雨得到照应的经过,横碑雕刻精美,极为罕见。

万寿阁

万寿阁

雨中望岳

角楼
重台高楼的万寿阁处于西岳庙的最高处,十字高台,三层主楼,两侧副楼有飞廊连接,登楼远眺,隐约可见阴雨下的华山轮廓,如果天空作美,这里是最佳的望岳胜地。万寿楼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其巍峨之势曾有诗云:“千寻阁势倚苍穹,缥缈真成白帝宫。栏外三峰刚对华,望中八水直趋潼。”古万寿阁已毁于战火,现楼为本世纪初重建。

角楼

外城楼道
经过角楼徜徉于西岳庙外城楼道,雨还下,风不住,山犹在,情未了。

雨中西岳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