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8月6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临汾市第二十届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精彩上演,十五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让广大市民在消暑纳凉中感受到了文化惠民的温度与活力,汇聚起临汾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十载弦歌不辍,二十届精彩纷呈。消夏月活动期间,市区九州广场每晚都热闹非凡,老人们摇着蒲扇闲聊家常,孩子们追着光影嬉戏玩耍,悠扬的音乐与笑声交织,不仅驱散了夏夜的燥热,更以文化为纽带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消夏月活动已然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夏日期待,它见证着群众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也彰显出文化惠民工程的生机与活力。
好戏连台演 精彩次第来
锣鼓大赛,来自尧都区、霍州市、洪洞县等地的7支锣鼓队纷纷拿出看家本领,鼓声铿锵有力,力量与美感浑然一体。
合唱大赛,表演者们用饱满的热情演绎经典曲目,在指挥者全情投入的指挥下,各声部完美交融,演出现场瞬间化作了音乐的海洋。
乡宁民歌专场,歌声里承载着云丘山的苍翠、紫砂壶的温润、戎子酒的醇香,将乡野蓬勃的生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城市快速发展的崭新气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
十五场演出亮点纷呈,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有现代艺术的魅力呈现,为市民的夏日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美好记忆。
舞蹈演员刘思雨参加了《翼城花鼓》的表演,尽管脸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但欢快的步伐依旧难掩她激动的心情。她笑着说:“我学舞蹈已经十年了,非常热爱这项艺术。翼城花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的鼓点特别轻快,希望我们的表演能给大家带去一份欢乐,也让大家更加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值得一提的是,科普表演专场融合了前沿科技与舞台艺术,未来感瞬间拉满。《Scientific dance》的舞者配合变幻的光影与电子韵律,用现代舞姿诠释科学探索之美;科普剧《八戒养生经》以幽默故事传播健康知识,寓教于乐;互动科学实验《科普万里行》,演员们将舞台变成奇幻实验室,“蓝色飞行员”的液氮实验与“红色牛仔”的压强差实验,将深奥的科学原理生动呈现,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叹。
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祁海荣表示:“消夏月活动每场演出都充分展示了临汾儿女的风采,同时,将临汾的深厚文化底蕴通过节目形式淋漓展现,让市民充分感受大美临汾的多元魅力,我们一起‘爱临汾·赢未来’。”
往来脚步匆 守护显担当
舞台上灯光流转,歌声、笑声在晚风的吹拂下飘向远方,每一幕精彩都引得台下观众的目光紧紧跟随。舞台之外,有一群身影在来回穿梭,他们步履匆匆,或是协调各个环节,或是准备舞台道具,抑或是提供热情服务,用责任与奉献书写着另一种精彩。
“合唱大赛的每一首歌,都是精心挑选的。”演出间隙,市文化馆活动部主任李莉一边留意着舞台情况,一边说,“选曲既要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同时也要兼顾观众的喜爱度,选大家耳熟能详、能引发共鸣的经典曲目和新创佳作。像《茉莉花》《保卫黄河》《歌唱祖国》这些旋律一响起来,台下观众不自觉就会跟着哼唱、打拍子,这种互动感、参与感特别强!”
祁声飞扬辣妈合唱团在消夏月活动中承担了一次专场演出,该合唱团负责人祁楠介绍:“今年恰逢合唱团成立10周年,这次演出意义非凡。演出曲目大都为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同时也会穿插一些儿童歌曲。近几年,临汾的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通过消夏月活动展示合唱团风采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演出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每场演出中,总能见到一抹抹红色。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的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分散在观众席、候场区,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以实际行动为晚会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志愿者贺鑫在后台忙碌地准备道具,刚参加完高考的他,脸庞还带着少年的青涩,眼神却充满担当。“能在家乡这么重要的文化活动里当志愿者,特别有意义。”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容真诚,“既锻炼了自己,又能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出点力,这个夏天很难忘!”
台前的精彩绽放,离不开幕后的默默耕耘。无声的付出,谱写了最动人的乐章。
群众展笑颜 夏夜共欢畅
作为临汾市群众文化生活的一张亮丽名片,此次消夏月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演员们深情演绎,观众们热情互动,现场秩序井然,气氛轻松而愉快。
市民赵琳对舞蹈《红色记忆》印象尤为深刻。这个由临汾锦峰艺术团22位舞者共同呈现的节目,表演者年龄横跨老幼,最年长者72岁,最小的仅6岁。赵琳深受触动:“太震撼了,演员们的舞步铿锵有力,情感真挚,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看完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特别受鼓舞。期待今后有更多这样的好节目!”
新朋友满怀期待,老朋友如约而至。市民吴晋华是消夏月活动的“铁杆粉丝”,每晚都会早早地和家人来到演出现场观看。他笑着说:“每年夏天,我最期待的就是消夏月活动了,精彩的节目、酷炫的灯光、热闹的气氛都让我沉醉其中。这么多年来,节目越来越精彩,观众也越来越多,生活在临汾真幸福!”
新世纪直通车艺术团专场演出的观众席内,来了不少市职工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他们熟练地调整光圈快门,快速定格演出的精彩瞬间。该协会会长常蒲平说:“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希望用作品留住消夏月活动的精彩,让更多市民能够通过我们的镜头感受到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热闹氛围。”
十五个夏夜,十五场精彩演出,编织成最动人的诗篇。这场以“消夏”为名的文化盛宴,既串起市民生活的幸福暖意,也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文化长廊,生动展示了临汾市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映照出临汾市文化惠民的坚实步伐,必将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奋斗目标注入澎湃力量。
来源:临汾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