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这座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区,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每一处角落都流淌着千年的文化脉络。近日,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热播,拱墅区作为杭州文化版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在纪录片中大放异彩。一个个文化地标,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星辰,串联起拱墅区的历史与现代,展现出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让我们跟随纪录片的镜头,走进拱墅区,探寻那些被重点呈现的“拱墅文化瑰宝”,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京杭大运河(拱墅段)

京杭大运河拱墅段主干道(杭州塘)东起艮山铁路桥,经武林门码头北折至石祥路,长13657米。京杭大运河景区南起武林门码头,北至石祥路,南北长约7.3千米,东西宽约500米至1000米不等,范围为4.1平方千米。2012年10月3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6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打造“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的要求。多年来,拱墅始终牢记殷殷嘱托,高质量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水平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擦亮“运河明珠”金名片。如今的京杭大运河(拱墅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拱宸桥

拱宸桥地处京杭大运河水道之上,是杭州市拱墅区运河两岸唯一的古石拱桥,也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的标志。拱宸桥是三孔石拱桥,采用半圆拱设计,属于江南三孔薄墩联拱桥的典型代表。桥身全长98米,中部宽9米,高16米,两端桥墩处宽12.2米;桥面中段略窄,宽5.9米。桥身采用纵连分节并列法砌筑,整桥用条石错缝砌筑。桥栏两旁设有四十八个望柱,柱头雕刻仰莲,拱壁顶部和中拱券内还有“双龙戏珠”和荷花的浮雕装饰。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关于其始建者,一说是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所建,另一说法为明末商人夏木江倡建。清顺治八年,桥发生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1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捐并重筑,期间云林寺的慧辂和尚也竭力募捐相助,历时四年建成。雍正四年(1726年),浙江巡抚李卫率属捐俸对其加厚加宽,并作《重建拱宸桥记》。同治二年(1863年)秋,左宗棠率湘军及“常捷军”向杭城的太平军猛攻,因拱宸桥桥心设有太平军堡垒,桥经战火洗劫后再次濒临倒塌。光绪九年(1883年),在杭人丁丙的主持下进行了翻新重修。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杭州市拱墅区金华路34号运河文化广场1号,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展陈面积5500平方米。博物馆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陈列主题,分《序厅》《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沿运河城市》和《运河文化》四个展厅,其间穿插“漕运故事半景厅”“运河模拟游舱”两个多媒体展厅,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使观众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大运河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
大运河杭钢公园

大运河杭钢公园,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半山西麓,总用地面积约5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依托杭州钢铁厂工业遗存的保护与改造,大运河杭钢公园一期工程于2020年6月开工,预计今年底全面建成,二期项目目前正在基础施工阶段,预计2028年全面建成。大运河杭钢公园一期秉持“珍视杭钢历史,呵护岁月痕迹,谦逊衬托遗存,山水之间造园”的设计理念,二期以“刚柔并济,融合共生”为设计理念,将工业遗存和生态绿植、运河工业文化有机结合,打造成为产、商、文创造聚落式的绿色创新发展生态区。
大运河杭钢公园保留了3座高炉、1座焦炉、1座湿法熄焦塔、数座转运站、1条铁路,以及铸铁机房等多种生产厂房,既唤醒了杭钢往昔记忆,又通过新建的锈红混凝土建筑与工业遗存建筑串联出“新系统”,实现工业遗存、运河工业文化和杭州山水文化的有机融合。2024年,大运河杭钢公园获得2024年世界景观建筑奖(WLA)杰出奖。
LOFT49

2005年4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调研LOFT49时提出,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步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为这片工业遗存注入思想动能。
LOFT49曾是众多创意者“梦开始的地方”。2002年,杭州拱墅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关停的杭州蓝孔雀化纤公司锦纶分厂迎来新生——LOFT49创意产业园在斑驳的工业躯壳中破茧成蝶,成为浙江省第一代创意产业园区。
2018年,LOFT49再次迎来了更新改造,一期于2021年焕新归来,以“创意设计”为核心,针对性地引入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动漫潮玩等创意设计领域企业,目前入驻企业45家,创意企业集聚浓度超80%,园区设计工作者1500余人。同时,二期项目也将于今年底全面建成开放,在完整保留原化纤厂主厂房和工业辅楼两幢遗产建筑的基础上,园区还将打造“城市灵感会客厅”和“灵感展演秀场”,为企业提供项目路演、新品发布、资源对接等多样化功能空间,目标打造成为拱墅区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核心引擎。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占地13.3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室外广场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塔楼是41层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一体,大楼整体风格采用渐收与发散的几何体外形设计,形成旋转而相贯的块面结合,展示了一种现代韵味及极富升腾开放的性格。而整个广场设计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古塔文化为建筑背景,结合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体现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自南宋起,这里成为南北货运的集散地,到清代发展成为独立的商业街,民国杭宁公路由此经过。目前街区仍保留着酱园作坊、店铺、河埠头等历史遗存,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初运河沿线人民的生活环境,延续了原汁原味的杭州市井里弄民俗文化,以原住民和民国风格的建筑为风貌特色,被称为“最后的运河人家”,是集旅游休闲、民用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休闲街区。每到假期,这里俨然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青石板路上人头攒动,从早到晚都被源源不断的游客填满。
天水街道皇亲苑社区

皇亲苑社区位于杭州市中心武林商圈,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常住居民6000余人。2005年,这里建成了全市首个“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专程前来考察,与居民亲切交流生活状况,并提出全民健身公园应在全区乃至全市普及。如今,皇亲苑社区不断提升服务空间,拥有占地1800平方米的体育健身公园,包括15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3.0版本改造(被誉为“杭州最美社区乒乓球馆”),新增2块嵌入式羽毛球场地,提升改造475.5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新增百姓排练厅、皇亲小剧场等服务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10分钟文化服务圈”。
多年来,社区先后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文化示范社区”“浙江省文明社区”“浙江省绿色社区”等50余项荣誉。
杭州市树人小学

杭州市树人小学创办于1959年,2004年更名为杭州市树人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4083平方米。
2006年5月3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调研杭州市树人小学,与学生当面交流,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觉悟、有素质的好孩子”。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校训精神,秉承“融合”教育理念,通过实施人文的管理,完善的课程,优质的课堂教学,有效的沟通与支持等途径,努力让来杭务工子女在“读好书”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近年来,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省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省巾帼文明岗、市文明学校、市科技体育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大河造船厂

大河造船厂一度叫作红旗造船厂,最初的位置在登云桥边,占地只有十来亩。1959年前后,大河造船厂正式搬迁到现址(轻纺桥边)。1971年间,大河造船厂自主研发的警卫艇被分别用于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专用。1975年,大河造船厂开始生产登陆艇,后来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定点生产厂家。
1988年,由大河造船厂设计承造的钢结构环城北路人行天桥建成。此后,大河造船厂又先后承造了金衙庄人行天桥、南星桥人行天桥等10座钢结构人行天桥。可以说,2000年以前,杭州市区80%的人行天桥皆为大河造船厂设计建造。
2000年11月,大河造船厂被拱墅煤气公司收购,转制后,更名为杭州大河造船有限公司。2008年1月,大河造船厂原厂址被杭州运河集团收购,大河造船厂老厂区保留着9幢老厂房、老仓库,作为工业遗产,被列入杭州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名录,改造为“运河天地”和杭城首座运河水陆交通集散服务中心(运河七区)。
《如梦上塘》

《如梦上塘》大型宋词文化主题水上实景演出围绕“宋词文化”主题,提取五代至南宋九位词人的故事,讲述他们的“词”话人生。观众们采用“行进+沉浸”式观演方式穿越十大绚丽光影场景,观赏《蝶恋花》《念奴娇》《如梦令》《满江红》等八大篇章,邂逅九位历史文化名人,还能在途中与演员零距离互动伴游,沉浸式感受古韵风雅。
《如梦上塘》作为上塘古运河景区“一秀、一街、一廊”中的“一秀”,重现上塘古运河昔日繁华,以创新的形式保护与传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光影书写运河文化故事。该项目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对运河文化的发掘和宣传、促进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区建设,着力实现千年文脉新蝶变。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区大运办、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文商旅集团、区文创办、天水街道、拱宸桥街道、半山街道、小河街道、祥符街道、上塘街道
编辑:章霞、周俊君
一审:魏思梦
二审:何佳
终审:潘芳姗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