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三亚游艇旅游中心迎来客流高峰,国内外游客从这里乘游艇出海,乐享美丽三亚的欢乐与清凉。湛蓝的海面上,远远望去,上百艘游艇在三亚凤凰岛周边海面驰骋,非常壮观。
近年来,三亚持续打造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针对游艇旅游存在的“九龙治水”问题,率先出台系列管理办法,厘清部门职责;聚焦租赁游艇过户过程中的“办证真空期”,开展游艇“一次办、不停航”改革试点;围绕游艇产业发展用海安全隐患问题,制定《三亚市海域使用详细规划》……
在叠加的政策刺激下,三亚游艇产业交出了一份喜人“成绩单”:截至2024年年底,三亚登记游艇总量达到1415艘;2024年游艇出海达到12.79万艘次,接待游客90.09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三亚也先后获评年度最佳游艇发展城市、最佳游艇旅游城市。
打造“千艇之城”
不断创新提升能级
三亚地处北纬18°旅游黄金线上,海岸线长264.42公里,坐拥海棠湾、亚龙湾等世界级港湾,全年适航天数超过300天,是游艇的“黄金海岸”“天然港湾”。
为了夯实游艇产业发展基础,三亚中央商务区创新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模式,有力促进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1月,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等单位申报的“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六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三亚率先建立游艇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打破交通、旅游、海事等多部门在游艇租赁市场的信息壁垒,实现管理服务数字化。数字化信息系统上线后,出海人只需用小程序一次报备就可顺畅地刷卡和刷脸出海,极大减轻了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负担。
针对游艇旅游存在的“九龙治水”问题,三亚率先出台《三亚市水上旅游管理办法》和《三亚市水上项目促进和管理办法》,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界定。曾经,游泳区域和游艇、摩托艇区域交叉,安全风险高,新规清晰划分用海区域后,玩滑水艇、摩托艇的人和游泳的人分别畅快安全地享受海域;投资人、运营者明确知晓自己的权限范围、产品使用规范,让游客更加舒适安全地使用游艇产品。
同时,海事部门通过推出“海事e服务”,对船舶登记实行“一窗(网)受理、同步审批、集成服务”。“以前,投资人买一艘现船游艇,需要花22天的时间办理海事部门相关手续,现在审批时间缩减至7个工作日,实现了游艇过户期间不停航,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三亚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壮大游艇产业
逐步构建全产业链条
今年4月,全球游艇界的目光齐聚鹿城,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三亚国际游艇展区设在这里,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62家企业参展,游艇总成交金额近3500万元。展会结束后不久,有六七艘游艇在场外意向成交,成交金额约3000万元,展会溢出效果明显。
展会期间,海南国际游艇交易中心船艇交易部总监郭申和同事们全力做好游船游艇交易前后的全链条服务,涵盖“售前”的游艇勘验、评估,“售中”的交易鉴证,“售后”的代办游艇过户转籍手续、游艇装运物流、游艇运输保险、游艇信贷等,依托“国企搭台”,促进买卖双方交易。
三亚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游艇行业勘验、评估、交易鉴证服务标准,填补国内游艇行业相关领域的空白,实现二手游艇交易从粗放化向标准化发展。“三个标准的出台是一种正向赋能,让有品质的游艇以公开标准呈现在大众、买家面前,让交易更加规范。”郭申说。
中外游艇云集,带火游艇维修保养市场。近日,在三亚鸿洲卡纳游艇维修服务基地,有多艘游艇在厂房内待修。“三亚每年需维修保养的游艇超500艘,我们提供船体保养、船体翻新等项目。希望依托三亚游艇产业政策,能吸引更多业务。”三亚鸿洲卡纳游艇服务有限公司客服经理韩冷说。
“游艇市场秩序越来越规范,三亚的游艇游持续火热,游客喜欢包船出海,在海上畅玩摩托艇、飞鱼、飞龙等项目。”在鸿洲游艇产业发展投资集团市场部总监崔小晋看来,依托火热的游艇游,三亚正推进游艇与旅游、会展、文创等的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游艇研发、设计、生产、展示、销售、维修、消费全产业链。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钱晓明表示,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启动,三亚将继续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以“政策红利释放、产业生态完善、消费市场扩容”为特征加速发展,不断擦亮“亚太游艇之都”城市名片。
记者 刘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