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麓民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视频反映,他们在北海涠洲岛旅游期间遇到观光车司机邀客,双方约定800元车费并支付500元定金,后因司机提供的赶海工具不足和接送不及时等问题要求取消服务,司机强制要求补尾款,遂引发纠纷。视频中,该司机对游客大喊“我杀人不犯法”“第一个就宰你”等言论。(8月13日 极目新闻)
后当地管委会发布情况通报称,涉事司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天并处罚款”,承认“此事反映出涠洲岛在旅游秩序管理中存在短板,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引导仍有不足。”
“我杀人不犯法”的死亡威胁,在法治社会中虽然大概率只是虚张声势的恐吓,却给游客带来了真实而强烈的心理冲击与不安全感。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法律尊严的公然践踏,更破坏了游客在陌生环境中对当地服务提供者的信任。尽管这是极端个案,但暴露出个别旅游从业者行为失范对区域旅游生态的破坏,也反映出景区管理可能存在的短板。
旅游业的核心是体验,其基石是安全与信任。 游客与旅游从业者,本应是互相成就的“旅游共同体”,从业者应该是游客安全的最可靠维护者。然而,当本应提供安全感的人,却对游客安全体验造成显著负面影响时,游客所需要的旅游安全感便无从谈起。
涉事司机邓某的极端言论,远非简单的情绪失控,其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热门景区在旅游旺季可能存在的监管缝隙、对违规行为惩戒的宽松软,以及少数从业者将游客视为“一次性收割对象”的短视心态与服务伦理的严重缺失。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个别从业者存在法治意识淡薄、服务伦理缺失的情况,部分景区在旅游秩序管理、从业人员教育等方面仍需完善。
构建安全可信的旅游环境需要多方协同。既要通过完善法规、加强执法形成有力震慑,也要通过系统培训提升从业者职业素养,更要建立透明规范的服务标准和便捷高效的维权机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从业者与游客的良性互动,才能让从业者回归游客“安全守护者”的本位,有利于重塑游客的安心与信任,筑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