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南湖
红船静泊湖畔
百年历史与当代脚步在此交汇
这里的热
不止是天气,更是人心
这个夏天
南湖的风拂过荷香
掀起了一股滚烫的“红色热浪”
在南湖景区停车场,一大早,沪A牌照的商务车、苏E开头的旅游大巴、鲁D的家庭轿车挤在一起,车牌像一串跨省“通讯录”。上海游客李女士带着双胞胎女儿刚下车,就被景区门口的红船模型吸引了:“课本里说‘红船精神’,今天带她们来实地感受下。”
南湖会景园内,游客们络绎不绝,大家满怀期待,有序排队等待乘坐摆渡船前往湖心岛,瞻仰那承载着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船。码头边,穿红马甲的讲解员正举起小旗:“请大家排好队,下一班游船还有5分钟启航。”
队伍里,来自山东的初中生明明踮着脚朝湖心岛张望,他的父亲张先生告诉小布,今年是建党104周年,他特意安排了“暑假红色研学之旅”,带孩子实地感受红船精神。“书本上的知识不如带孩子实地感受来得深刻,希望他能在这次旅行中,真切体会到红色文化的内涵。”
不远处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内更是挤满了参观者,馆中复原的革命起义、嘉兴火车站、南湖红船等场景,让人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开天辟地的激荡年代。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南湖暑期常态。
作为红船起航地,南湖区红色旅游热度飙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成为这个夏天备受瞩目的红色文化“打卡地”。
据浙江南湖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宝介绍,景区自5月起便进入旅游旺季,周末日均接待量近万人次,来自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学生成为主力军,而暑期旅游热度仍在持续攀升。
作为市区唯一一家挂牌五星级酒店,阳光雷迪森酒店是南湖区接待红色研学团队的重要场所,暑期同样热闹非凡。
酒店大堂里,时常能看到身着统一服装的红色研学团队办理入住手续,他们大多是来自各地的党员干部、学生群体。
酒店专门推出了特色服务,在会议室布置了国旗、党旗、党徽等,让团队在红色研学的同时也能感受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据酒店总经理顾婵娟介绍,暑期以来,接待的红色研学团队数量较往常大幅增加,客房入住率持续走高,不少团队都是提前半个月以上预订。
在南湖宾馆前台,小布看到工作人员正忙得不可开交:“7月一直是旅游旺季,几乎每天都客满。”数据显示,该酒店暑期入住率持续保持80%以上,对比去年增长7.5%。
随着暑期进入后半程,南湖的“红色热浪”仍在持续,但比热度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里正在探索的红色文化创新表达之路。
凭借红船起航地这一独特资源,南湖区在服务上不断创新,构建起充满活力的红色旅游体系。
“新时代重走一大路”主题线路将一大代表的足迹串联起来,借助沉浸式体验和AR技术互动导览,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百万。
101路红色旅游公交专线的车身装饰着红船元素,车内设有红色展板并配备语音导览,也成为了一道流动的红色风景线。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南湖景区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还具备智能导览、电子票务等功能,每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其中红色团队占比达到六成。
“此外,我们还着力推动红色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打造长三角红色旅游高地。”南湖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业态融合方面,南湖区成功打造“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出20多家红色民宿、红色农家乐等业态。
红色文创产品体系也日益丰富,“红船”系列文创产品每年销售额超500万元,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
在区域协同方面,南湖区还与上海、杭州等周边红色旅游城市建立起合作机制,联合开发了“沪浙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整体竞争优势,提升了在区域市场中的影响力。
因为信仰,所以奔赴
因为热爱,所以抵达
这个夏天
你来南湖了吗
阅读推荐
◇文化的力量!这部专题片在南湖引发热烈反响
◇让万件红色藏品“活起来”
来源丨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徐梦倩
摄影丨徐志达 部分图片由南湖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美编丨朱婷
责编丨覃小芸
审核丨鲁赟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在看”,会慢慢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哦。如果您关注我们的权威信息,请将“南湖发布”加为星标,每次阅读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和“在看”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