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
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
“九一八事变”
自此
中华民族踏上长达14年
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
抗日战争期间
3500多万同胞伤亡
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
930余座城市被占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
终于赢得了近代以来
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华民族迎来历史性胜利时刻
2025年
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牛咔视频特别策划推出
“抗战印记地图”寻访活动
15处南京抗战印记
无数个爱国英烈忠魂
……
让我们一同追寻抗战遗迹
重温英雄故事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寻访15处抗战印记
0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之上的一座专题性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正式建成开放。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长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02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傅厚岗66号和高云岭29号,其中傅厚岗66号现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馆址。
03邓仲铭殉难处纪念碑
邓仲铭殉难处纪念碑位于江宁区禄口街道黄桥村冯潭庄村西约20米处,是邓仲铭烈士的牺牲地。1981年8月3日,江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邓仲铭烈士牺牲38周年,在禄口公社冯潭庄村西树立“邓仲铭同志殉难处”纪念碑。纪念碑占地面积约81平方米,由大理石台阶和纪念碑组成。
04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
横山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位于横溪街道横山社区上庄村内,是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见证了江苏省敌后抗战揭幕的历史时刻。
05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
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云台村鸭塘自然村,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陵园功能设施齐全,墓葬区、凭吊纪念区、展示教育区区分明显,现有65名烈士合葬墓一座,烈士墓11座,陵园共安葬烈士78名。1964年5月,为纪念在云台山突围战中牺牲的新四军抗日烈士修建,属于开放式陵园。
06金牛山战斗纪念碑
金牛山战斗纪念碑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风景区内,是为了缅怀英烈、慰藉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而建立的,它见证了新四军的英勇抗战和伟大牺牲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抵抗和不屈的意志。
07桂子山烈士陵园
桂子山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南京石柱林风景区内,始建于1956年,历经三次改扩建,是纪念桂子山反“扫荡”保卫战及124名烈士的重要场所。1943年8月,新四军在此与日伪军激战12小时,毙伤日伪军300余人(日军占多数),并活捉日军5人,成功粉碎敌人抢粮阴谋,成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历史见证。
08里佳山新四军抗战遗址群
在南京溧水区晶桥镇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个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红色村落——里佳山村,这里包含烈士纪念碑、枪械所(赵氏祠堂)、被服厂(王氏祠堂)、沧海一粟·粟裕纪念馆、戎马间、归农居、蓝渠集市等场馆。80多年前,这里曾是苏南抗战的重要根据地,陈毅、粟裕等曾在这里指挥战斗、发展军工。
09抗大九分校旧址群
抗大九分校旧址群分布于溧水区晶桥镇,由抗大九分校校部驻地旧址、第一大队队部驻地旧址、第二大队队部驻地旧址、第三大队队部驻地旧址四个部分组成。为了保密,抗大九分校对外称“特务团”,军事上归第十六旅指挥。
10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竹镇曾是新四军在津浦路东主要根据地之一,1942年8月26日,经淮南行署批准,建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原貌为坐东朝西老式砖木结构四合院。2006年,该旧址被列为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专人负责管理并配备了专兼职讲解员,常年对外开放。
11中山烈士陵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多溧水儿女为了民族和人民解放,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纪念革命先烈,溧水县人民政府于1959年10月修建了中山烈士陵园。
12李巷红色遗址遗迹群
李巷红色遗址遗迹群位于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是苏南抗战指挥中心。包含陈毅暂住地旧址、新四军纪念馆、红色文化广场、梅章旧居、李孝廉故居等多处革命遗迹。
13西舍-溧高县民主政府旧址群
“抗战堡垒,红色西舍”位于高淳区桠溪镇跃进村西舍自然村内。这是一方抗战时期的革命热土,记载着无数在高淳地区奋勇抗战的红色印记。
14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左右两房相连,每房两进。该旧址于2000年2月被高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南京市委党史办命名为南京党史教育基地。
15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高淳老街吴氏宗祠内,吴氏宗祠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旧址以新四军第一支队在高淳的光辉历史为依托,以文字、图片、实物以及油画、铜像、视频等方式,分五大篇章来展示新四军第一支队在高淳的革命历史。
十五处红色地标
串联起抗战岁月里
南京大地上的峥嵘过往
每一处都镌刻着不屈的抗争印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让我们透过这张特殊的地图
铭记历史沧桑
缅怀先烈忠魂
在铭记中珍视和平
在传承中开创未来
今天
让我们为他们
献上一朵花吧
统筹:潘容
设计:郁露
文案:李文婷
技术:徐俪洋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责任编辑:李文婷
主编:刘强、顾青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