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河奔腾不息。当青海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第八届全省民族运动会)的脚步临近,同仁市正以一场民族体育盛会为舞台,铺陈开一幅民族团结进步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画卷。以“相约神韵黄南·共谱团结新篇”为主题,同仁市将这场赛事精心打造成民族团结的盛典、群众体育的嘉年华,让古老热贡大地焕发出蓬勃的现代活力。
夏日玩创市集上人头攒动。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盛会聚力:共筑民族情
第八届全省民族运动会不止于赛场争锋,更是展示民族风采、凝聚团结力量的珍贵契机。自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同仁市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构建起了高效的筹备体系;重点区域精心布置民族特色宣传景观,营造出浓郁盛会氛围;“清洁家园”行动如火如荼,洁净市容喜迎八方宾朋;12345热线与社区公告栏、网络平台联动,及时回应关切……盛会筹备的过程,本身已成为凝聚人心、共促团结的生动实践。
传统村落——江龙村特色房屋建筑。人民网 陈明菊摄
为保障赛事圆满,同仁市编织起一张细致周全的服务网络:整合全市住宿资源,建立动态预订平台;交通分流预案、赛事专线规划周密,最大限度缓解城市脉搏的拥堵压力。安全是盛会的底线,极端天气预案反复演练,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消防隐患全面排查,医疗保障力量随时待命——每一项举措背后,都是对“绝对安全”的庄严承诺。
文化铸魂:热贡艺术的盛会绽放
截至目前,第八届全省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已完成舞蹈编排、音乐创作、服装道具制作等全部前期工作,正进入最后的精细打磨阶段。
黄南特色歌舞表演。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开场节目《雪域流光》深度融合了黄南地区的热贡文化,特别是将国家级非遗唐卡的艺术精髓融入舞台呈现,力求为观众带来一场独具地域特色的视觉盛宴。”节目编导孟祥介绍,演员将在舞台上化身“流动的唐卡”,通过酥油花、画中人、画师等角色的交织演绎,让沉睡的热贡文化瑰宝在体育盛典的聚光灯下“活”起来。
热贡六月会展演现场。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同仁市的文化雄心不止于赛场。在夏吾角民间热贡艺术博物馆,一幅幅唐卡如星河璀璨;保安古城在“修旧如旧”原则下重焕生机,每逢佳节,各族群众在此欢聚,烟火气与历史感交融共生。更令人瞩目的是同仁市打造省级“热贡文化产业园区”的蓝图——25家规模画院、356家文化企业、2.4万从业人员、4.54亿元年收入……亮眼数据背后,是热贡艺术沿着千年古道在高原持续绽放光芒的生动写照。如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是同仁的璀璨名片。
藏戏展演活动。同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文旅共生:一场盛会激活一座城
第八届全省民族运动会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同仁文旅深度融合的大门。主会场黄南州体育场融多民族元素于一体,赛后将成为民族体育新地标;同仁市群众文化体育馆投入195万元改造灯光、地板与电子大屏,既满足赛事需求,更着眼于赛后全民健身的长远福祉——场馆建设承载着“赛时为盛会、赛后惠民生”的远见卓识。
展览在郭麻日古堡的写生作品。人民网 陈明菊摄
近年来,同仁市多措并举,擘画出更为宏大的文旅图景;博物馆群落长廊: 整合唐卡艺术小镇资源,打造“创作-展陈-演艺-夜经济”全产业链;隆务河市集街区: 依托“隆务河·二十六院”,划分唐卡艺术、民族风味等8大功能区,构建“传统+现代”“民族+国际”的文旅商业新地标;古堡群联动开发: 串联同仁郭麻日古堡群与甘南夏河八角城,让游客在探秘中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唐卡艺术时代化: 引导画师将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等时代主题融入创作,拓展唐卡艺术边界,使其成为时代精神的生动载体;文创大众化路径: 以VR体验、数字藏品、主题民宿等创新形式,让千年唐卡飞入寻常百姓家,构建完整文化消费链。
隆务老街人头攒动。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郭麻日古堡造型独特。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为迎接盛会,同仁市全面开展“全域清洁行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多部门对城区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清扫,日均出动环卫工人350余人次、清运垃圾95余吨,同时整治商户违规行为、拆除破旧广告牌,让城市环境焕然一新。
在基础设施保障上,同仁市将第八届全省民族运动会配套项目纳入州级重点工程,天然气市政管网(二期)、阳光大道危桥改建、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稳步推进,新建公厕27座,供水供热管网改造、道路拓宽及电力迁改等工程加力提速,预计7月底全部完工,为赛事及城市发展筑牢基础。
交通保障方面,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出租车夜间专项检查,聚焦车站、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夜间运营集中路段,通过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全力保障赛事期间交通服务优质高效。
第八届全省民族运动会承载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同仁市作为重要承办地,正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将以本次运动会为契机,充分展示黄南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和发展成就,让八方宾客感受到黄南的热情与魅力,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
顾斐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