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新贵将军为【图说甘谷】题词
奔赴临洮古城:探访蜀汉大将军姜维墩
摄影编发【图说甘谷】

说实话,奔赴临洮古城,探访蜀汉大将军姜维墩,是我参加兰海杯·2025临潭(冶力关)半程马拉松比赛健康跑项目前临时决定的。2025年5月11日上午11点我们跑完半程马拉松比赛健康跑之后,从冶力关出发一路向北,先游览了临洮县熙州·明园,按照导航提示,直奔岳麓山公园停车吃饭,然后按照饭店老板的指引,开车抵达岳麓山顶,拜访蜀汉大将军姜维墩。

一条松柏水泥路直通姜维墩
姜维墩遗址位于临洮县城东面的岳麓山顶 ,一条松柏水泥路直通姜维墩停车场,姜维墩由青砖衬砌而成,南北长度约为22米,东西宽度大约为14米,高度10米,夯层厚度约为0.14米。墩台顶部南北长约13米,东西宽约6米。


这是姜维墩的介绍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五次率军围攻狄道(今临洮)。延熙十八年(255)“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因姜维伐魏而数攻狄道故民间将城东岳麓山巅的烽燧称为“姜维墩”。

姜维在临洮(狄道)的事行动是其北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史料记载,至少有三次关键战役与此地相关,具体情形如下:
第一次:延熙十年(247年)洮西接应羌胡
雍州、凉州羌胡部落叛魏降蜀,姜维率军出陇右接应,试图联合羌胡势力扩大蜀汉在西北的影响力。姜维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在洮西(今甘肃临洮以西)激战,成功接应羌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部众归降。郭淮识破姜维意图,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切断蜀军与羌胡的联系,最终逼退蜀军。此战虽未取得实质性领土扩张,但成功将部分羌胡人口迁入蜀境,增强了蜀汉的少数民族支持基础。此战为后续姜维以羌胡为羽翼的北伐策略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延熙十七年(254年)攻占狄道
魏国内乱(李丰、夏侯玄谋反失败),狄道守将李简主动降蜀,姜维趁机出兵。姜维率军攻占狄道(今甘肃临洮),以此为据点进围襄武(今陇西东南),斩杀魏将徐质。乘胜夺取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临洮(今岷县)等地,并强行迁三县居民入蜀。此战蜀军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未留兵驻守新占地区,导致魏军迅速收复失地。迁徙人口虽补充了蜀汉劳动力,却加剧了陇右地区的空虚,为后续魏军反攻埋下隐患。

第三次:延熙十八年(255年)洮西大捷与狄道围城
司马师病逝,魏国权力更迭,姜维联合夏侯霸、张翼大举北伐。洮西之战,魏将王经违背陈泰“固守待援”指令,率7万大军渡洮河迎战,遭姜维伏击。蜀军背水列阵,大破魏军,“斩首万余,尸塞洮水”,王经残部退守狄道城。姜维围困狄道,陈泰、邓艾援军绕道陇西,夜袭蜀军后方,以火鼓信号提振守军士气,迫使姜维撤军。此战是姜维北伐中最大规模的胜利,重创魏军,但未能攻克狄道,战略目标未达成。魏国启用邓艾,其军事才能开始显现,成为姜维后期北伐的主要对手。姜维以狄道为跳板,试图切断曹魏对陇右的控制,通过“迁民扩兵”“联羌制魏”弥补蜀汉国力劣势。
我在姜维墩逗留了一个多小时,从四个方向拍摄了墩台的照片,然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姜维墩。

姜维挂像


姜维墩上面的平台


姜维墩上面平台上的瞭望口和炮眼

墩里台阶


姜维墩

蜀汉姜维点将台


不同角度拍摄的姜维墩



姜维墩广场

姜维墩下的临洮县城尽收眼底

【图说甘谷】编辑人员李春在姜维墩留影
圖説甘谷序
张梓林
成天下之事者,唯誠與勤而已矣!誠发乎内,勤发乎外。誠者其心之正也,勤者锲而不舍也。合此二者,方可建功立業也!吾邑李春先生,合於此道,不舍春秋不舍昼夜者也!其所创圖説甘谷,開圖文之妙境,传甘谷之新聞,发民間之心聲,执宣传之牛耳,誉满吾邑,有口皆碑!吾邑乃羲皇故里,人杰地灵,名山大川載於典籍者煌煌,名将宿儒传於九州者炳炳,然斗转星移,江河浩浩,吾邑之光芒多暗而不彰,令人惋而嘆之!幸有如李春先生者以其所创圖説甘谷奔走呼號,為吾邑呐喊,為吾邑增色,其勤其誠感吾肺腑者颇深,故拙言以序,以明李春先生之德也!
雙扇堂主人新春佳節拜撰於伏羌雙扇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