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及申报细则,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申报需满足一系列刚性与柔性条件,核心包括以下维度:
1. 功能定位与空间边界:
必须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与观光型景区形成明显区分,且具有明确的四至边界(需提供经政府部门认可的规划图纸),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小于 5 平方公里(山地、海岛等特殊地貌可适当放宽,但需说明合理性)。同时,需设立独立的管理运营机构(如管委会或专业运营公司),具备统筹协调度假区内各项事务的能力。
2. 运营基础与接待规模:
已建成并稳定运营 1 年以上,年接待过夜游客量不低于 50 万人次(特殊类型度假区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但需提供行业数据支撑)。住宿接待设施中,度假酒店、主题民宿、精品客栈等度假型住宿占比不低于 70%,且至少拥有 1 家五星级标准酒店或同等品质的特色度假酒店。
3. 设施配套与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需覆盖 “吃住行游购娱” 全链条:
1. 交通方面,拥有便捷的外部交通接驳(如临近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站或机场,且有专属接驳班车),内部道路系统完善,配备生态停车场、共享单车等慢行交通设施;
2. 服务方面,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咨询、预订、投诉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从业人员需经专业培训,外语服务能力满足国际游客需求;
3. 智慧化方面,需建成涵盖在线预订、电子导览、安防监控、应急指挥的智慧旅游系统,实现免费 Wi-Fi 全覆盖。
4. 生态保护与安全保障:
生态环境质量需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其中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需符合 GB 3095、GB 3838 中的 Ⅱ 类及以上标准;度假区内绿化覆盖率不低于 50%,且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如垃圾分类处理、污水集中净化等)。
安全保障方面,需配备专业安保团队和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消防、防汛等演练;游乐设施、特种设备需通过安全检测并备案。
5. 文化特色与产品创新:
需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将民俗风情、历史传说、非遗技艺等融入度假区规划、景观设计和产品开发中,形成独特的度假主题(如滨海度假、山地度假、温泉度假等)。同时,需拥有 3 项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度假产品(如节庆活动、体验项目、文创商品等),且游客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
6. 管理规范与社区融合:
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监管机制;同时,建立与周边社区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提供就业岗位、采购本地农产品等方式,带动社区共同发展,实现 “度假区与社区共生共赢”。
以上条件需同时满足,申报时需提供规划文件、检测报告、游客满意度调查等近百项证明材料,且需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初审推荐。
绿维文旅参与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代表项目有:山东烟台蓬莱旅游度假区、江苏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山东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河北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等,服务内容涉及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重点区域修规、景观规划等成果。
绿维文旅,是“四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从2005年创立之初,绿维文旅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经过近二十年创新发展,以策划为前提,规划设计为核心,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投融资、开发、建造、招商、运营、培训、智慧化等全程全链业务体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