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拉萨返程准备踏上国道G317之前,我仅仅视其为一条道路,一条连接西藏那曲与四川成都、全长两千多公里的道路。但一个传说让这条路有了别的意义!
在G317上,那曲比如县,有个叫"达姆寺"的庙,它的墙是"骷髅头"做的。”这句话让我很好奇。骷髅做的墙是什么样子?我脑子里全是画面:几百个头骨堆成的墙,每个空洞的眼窝都看过不同的人生。这不再只是一个地名,而成了一个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谜题,让我必须开车去看看。
我的车行驶在G317上,风景从藏北的开阔,慢慢变成四川西部的秀美。天空湛蓝,云朵低垂。路旁雪山巍峨,草原之上,牦牛与藏羚羊自在栖息。这条路本身就很壮观,但我的心早就飞到了那个叫达姆寺的地方。
越靠近比如县,心里越是期待。网上关于“骷髅墙”的说法很少,也很神秘。有人说墙是为了吓走恶灵,也有人说它提醒人们生命短暂。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一位活佛为了让人们理解生死,命令把天葬后留下的头骨保存下来砌成墙,让每个活着的人看到它们,就能想到自己最后的归宿。
我跟着导航,拐下国道,开上一条去茶曲乡的路。周围的景色越来越原始,怒江的一条支流在峡谷里流淌。终于,在一个山坡上,我看到了达姆寺。它很朴素,红墙金顶在阳光下很安静。这和我想象中恐怖的“骷髅墙”完全不一样。
我走进寺庙,一位转经的老人告诉我,真正的“骷髅墙”不在寺里,在东边不远的多多卡天葬台。一位喇嘛带我穿过一道小门,进了一个高墙围起来的院子。
我终于看到了那面墙。它不是我想象中用头骨当砖头砌成的。墙是土墙,一人多高,墙上装着整齐的木格子,几百个完整的头骨就放在格子里,脸朝着院子中间。
这里没有恐怖和阴森的感觉,反而很庄严和平静。 阳光照在泛黄的头骨上,它们的眼窝很深,好像在看着天空,也看着来到面前的每一个人。它们不是战利品,也不是装饰,而是一个个逝者留下的最后信息。
喇嘛告诉我,这里是西藏唯一完整保存头骨的天葬台。创立者是“达普活佛白玛白扎”,他希望用这种方式提醒世人:不管生前是什么身份,是富是穷,是美是丑,最后都只是一具白骨。
“皮囊的意义只是布施,无论富贵贫穷,美貌丑陋,在鹰鹫口中,都只是一顿饭。” 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
站在这面墙前,我好像理解了藏族人对死亡的看法。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天葬是把没用的肉身布施给被看作“神鸟”的秃鹫,让灵魂解脱。保留头骨,就是把“生命无常”这个道理,用最直接的方式留给后人。墙上的每个骷髅都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爱过、恨过、笑过、哭过,现在用同样的样子,告诉我们生命的平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