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泑泑经常逛商场这事,还是没能瞒住家里人。
家人们觉得这样的遛娃方式,实在太单一了,也不利于泑泑奔跑、接近大自然。于是这周末,我换了路线,带着泑去河对岸(河西)的雨湖公园看看。
湘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之前河西人口密集,古建筑也多建在河西。老湘潭人最喜欢的窑湾、万楼、城正街、基建营、新华书店,全部在河西。
但后续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河东逐步成为了人们更爱去的地方。建设路口步步高、万达广场等地标性建筑在湘潭河东拔地而起,甚至滴水湖学校、湖湘学校、火炬学校这些湘潭教育界的后起之秀,也都选择落地河东。
我家住在河东,小时候,我家就是典型的郊区,记得当时交通相当不方便,我花6毛钱坐公交车去板塘铺,已经等同于“赶集”了。而直到15岁考进湘潭河西的高中,我才发现湘潭的河东、河西,一直是两块迥异的欢乐天地。
这次带泑泑去雨湖公园,坐的就是我小时候坐的最多的5路车,而5路车的行进路线,和我高中坐的上学通勤车的路线多有重叠。行车路上,我便和泑一路分享我曾经在这条上学路上的故事。
但是,泑对这些好像不是很感兴趣,他只是在兴致来的时候,才从我的大段介绍里,摘出几个他感兴趣的词语,然后和我念叨几遍。
车行至一大桥桥面时,泑却忽然眼睛一亮,他兴奋地坐直身体,指着车窗外的风景说:“摩天轮!要去水里游泳!”
泑是真的望得远,万楼那么远的摩天轮,他在一大桥上,是看的一清二楚。
泑也是真的很勇敢,游泳池都没游明白,他就决定去湘江里撒欢了。
而过了一大桥,雨湖公园的美丽就尽收眼底了。
5路公交车把我和泑丢在雨湖区政府公交站,就加速离开了。
而刚走出公交站,我看到了学生时代经常光临的“闵字号饼店”,这家店几次搬迁,我下公交所看到的,不过是他们的第二处店址,当时的店老板,如今已经不在店里了,他把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女儿,而她的女儿继续搬迁,把闵记老字号饼店搬到了湘潭市二中,与著名的维生饮食店做邻居。
我去吃过二中门口的那家店,招牌的千层饼还在卖,却已经找不回当年的味道了。
我和泑没有在这家店多作停留,直接步行去雨湖公园了。
雨湖公园是湘潭河西知名度最高、人流量最为密集的公园,公园里多的是参天大树,虽然气温很高,但是走在公园里非常舒服,随处可见树荫,靠湖的地方,能闻到草叶香气,还能感受阵阵凉风。
泑很喜欢逛公园,他根本不想被抱着,一个人在公园里到处参观。
他时而看着公园里耍太极、打叶问拳的老人们,时而又独自一人不停爬楼梯。
泑喜欢沿着亲水长廊小步跑,指着荷叶给我做科普。
泑还喜欢古色古香的亲水木围栏,抬头认真看湖边的仿古建筑。
而最终让泑挪不开脚步的,是公园管理处后院的葡萄藤,以及几十条扑腾着身体、热烈欢迎泑泑到来的观赏鱼。
观赏鱼的品种各不一样,但是大多很年轻,它们听到泑的脚步声靠近,就跑过来和泑打招呼,一条条奋力张开嘴巴,想着泑带了好吃的东西来分享。
泑呢,确实有喂鱼的好习惯,在外婆住的小区里,泑已经成功喂胖了好几条观赏鱼,但是这次来雨湖公园,我们有点儿匆忙,没带上河东观赏鱼最爱吃的法饼。
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眼尖的泑看到了鱼池旁边的葡萄藤,他在葡萄藤下一顿捡拾,把绿色的葡萄和樟树果,一齐扔进鱼池。
鱼儿刚开始还热烈回应,但发现泑给的也不是啥好吃的,后续就安静了下来。
泑不再扔葡萄,他默默地在鱼池边走来走去。我看到鱼儿虽然已经不再欢腾,不再激起水花,但是它们默默地排着队,随着泑泑的方向,在鱼池里来来回回、安安静静地游,有点儿像电影《海王》里的画面。
天气实在太热,临近中午,我决定打道回府。
和泑在路边等网约车的时候,泑又被雨湖公园花鸟街的标志性摊贩吸引了,只见一个光膀子大叔在路边摆了好多铁笼,猫、狗、兔子、鹦鹉在笼子里欢腾不已。
泑本来就很喜欢小动物,他高兴地冲过去,和所有动物打招呼。
网约车姗姗来迟,泑却意犹未尽。看泑还在透过车窗,很认真地看窗外的小动物们,我想着,以后还要带泑泑再逛逛公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