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林培全挑选冲浪教学器材。 受访者供图
安全员在溪降沿线进行安全督导。 全媒体记者徐亚辉/摄
游客在体验乐水桨板。 受访者供图
教练李全辉(右一)指导游客穿戴溪降设备。 全媒体记者徐亚辉/摄
夏日南粤,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人们奔向水的热情。从广州海珠湖的桨板轻划,到汕头黄金海岸的浪尖起舞,再到清远玄真峡谷的溪涧穿梭,一场场亲水盛宴在南粤大地上演。暑期以来,亲水经济持续升温,成为职工群众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热门选择。而这份清凉与欢乐的背后,是一群水上项目从业者用专业与坚守筑起的安全防线,用匠心与巧思打造的舒适体验。
日前,美团发布的《2025暑期热点及趋势报告》显示,7月以来,“水上乐园”搜索量环比增长176%,而“漂流”搜索量环比增幅更是超过247%。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探秘职工喜爱的特色亲水场景,揭秘他们如何为职工群体筑起“安心堤坝”,铺就“尽兴之路”,探寻广东暑期亲水经济蓬勃态势背后的安全守护与服务密码。
安全防线必须做到“滴水不漏”
夏日的广州海珠湖波光粼粼,五颜六色的桨板如一叶叶扁舟,一群孩子趴在桨板上伸手拨弄水花,父母的笑声与鹭鸟啼鸣交织。在这片水域背后,是广州乐水桨板俱乐部(以下简称“桨板俱乐部”)负责人冯永信和他的团队精心构建的安全体系与贴心服务。
“水上运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容不得半点马虎。”站在海珠湖畔,冯永信望着湖面上穿梭的桨板,语气坚定。作为广州桨板运动的践行者,他深知安全对于这项运动的重要性。每天清晨,桨板俱乐部的救生艇便已停靠在岸边,两名救生员随时待命,“只要对讲机传来求助信息,救生艇几分钟内就能到达现场。”冯永信说,这是应对突发情况的“第一道防线”。
在硬件保障上,桨板俱乐部为所有参与者和场地覆盖了全面保险,从基础层面降低风险。更关键的是教练团队的专业性,“我们的教练要么是省队退役的专业运动员,要么是经过职业训练的赛艇、龙舟选手,全都持有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桨板教练证和游泳救生员证,一面墙都挂满了他们的技能证书。”冯永信自豪地介绍。为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得到充分关注,桨板俱乐部严格控制教练配比,最大比例不超过1:10,“哪怕只有一对亲子组合,只要教练没到位,我都不会让他们下水。”
对于初次体验桨板的职工,桨板俱乐部建立了近20分钟的系统培训体系,从救生衣的正确穿戴到落水后的自救方法,从划桨技巧到水域风险识别,一一细致讲解。“救生衣必须扣好拉链,哪怕拉开一半都不允许下水;下水前还要检查是否带水,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都是安全的重要保障。”冯永信如是说。
在汕头濠江区黄金海岸,海浪拍打着沙滩,平尚冲浪(汕头)俱乐部(以下简称“冲浪俱乐部”)教练林培全正给学员讲解安全知识。“冲浪的危险往往藏在细节里,脚绳佩戴不到位和冲浪板碰撞是最常见的问题。”林培全说,冲浪俱乐部第一节课会花大量时间教学安全规范,“每次下海一定要正确佩戴脚绳,它能把人与板连在一起,避免被浪冲走;还要学会冲浪板撞击时如何躲避,减少受伤风险。”
为提升安全性,冲浪俱乐部选用专用教学冲浪板,板身加覆一层EVA泡沫,板尾的尾鳍改为橡胶软鳍,“不小心碰撞时,疼痛会大大减轻,尤其适合新手和儿童。”林培全边展示冲浪板边说。此外,教练团队会通过天气预报、“全球潮汐”APP等工具提前观测海况,“下小雨可以冲浪,但雷暴天气坚决不能下海。我们离海岸近,走到海边就能判断浪况,确保学员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
清远玄真峡谷嬉水王国景区的溪降项目中,安全防护更是渗透到每一处细节。在溪降项目的起点,记者见到了溪降教练李全辉。皮肤黝黑的他身穿果绿色工作服,正在协助和指导游客穿戴专业溪降设备。“溪降路线全长约3.85公里,连续自然落差达200米,沿途我们设置了防护绳索,游客可以随时随地抓住绳索,确保在下滑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坠落。”溪降教练李全辉说。景区还为游客免费提供头盔、救生衣、护膝、护腕、护肘等专业设备,“这些装备都是经过专业认证的,能有效缓冲撞击带来的伤害。”
每次溪降前,李全辉和同事们都会对游客进行详细的安全培训,“我们会教游客如何正确佩戴装备,提前告知可能遇到的危险和注意事项,比如下滑时的身体姿势和刹车技巧。”他回忆起一次紧急情况,一位游客在跳台处因紧张脚下打滑,“幸好他及时抓住了旁边的防护绳,我们的教练就在两米外,立刻上前协助,没发生任何意外。”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有教练兼安全员驻守,随时提供指导和救援,形成了一张立体的安全防护网。
“安全机制的核心是‘预防为先,快速响应’。”冯永信的话道出了3位水上项目从业者的共识。每个水上项目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处理流程,教练均掌握专业的急救技能,现场配备急救箱,与附近医院保持联动,确保一旦发生意外能快速救治。正如冲浪俱乐部教练李阳所说:“只有让职工玩得安心,他们才能真正享受亲水的快乐。”
高温下也有舒适“玩水”体验
“小孩子爱玩水,对桨板比较好奇,就给他报名了。这个运动穿着救生衣,安全性比较高,而且还有教练带着,我们也放心。”站在海珠湖岸边的王女士看着自家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她向记者表示,如果孩子喜欢的话,以后可以经常带过来玩水。也有其他家长认为,桨板能够锻炼孩子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作为一项有氧运动,还能感受水上运动的魅力,一举多得。
特色路线的规划让自然景观与运动体验完美融合。“我们推出的环海珠湖路线,能让参与者看到徒步无法触及的风景。”冯永信描述道,划着桨板可以近距离观察鹭鸟、鱼类,季节性的紫荆花飘落湖面时,水上视角独具韵味,还能打卡广州塔、文化宫、待月桥等景点,“同样的城市景观,从水上看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很多职工说这是‘解锁城市的新方式’。”
汕头的冲浪体验则充满了“进阶的快乐”。教练李阳将教学点选在一个U形沙坑处,宽10米,深不过1米,“这里浪况稳定,水深安全,非常适合初学者。”8月7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一群来自研学团的孩子正在进行结业考试,他们平躺在冲浪板上,双手奋力划水到等浪区,在教练的看护下尝试独立“起乘+站立”。一波浪涌来,学员迅速抬起上身撑板起立,虽然后来手忙脚乱跌落海里,但脸上满是笑容。“经历过失败的滋味,才能品尝到站在浪尖的喜悦。”李阳笑着说。
考虑到职工的时间特点,冲浪俱乐部在课程安排上灵活调整,每节课时设置在45分钟,排期没满时还会延长时间,“让学员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不会觉得仓促。”李阳说,不少职工是利用周末或调休来体验。有位电商从业者陈川,浪况好的时候凌晨5点就来。我们为进阶爱好者开启了无人自助模式,他们提前预约就能自助冲浪,冲完还能赶回城区上班。俱乐部里冲浪板整齐排列,提供租板、寄板服务,油蜡、防晒用品等一应俱全,让职工“玩得顺手”。
在李全辉看来,保障游客安全的同时,也要积极与游客进行互动,让他们充分享受溪降带来的乐趣。他在教学中特别注重鼓励学员:“有些不会游泳的职工游客遇到深水区一开始会非常紧张,我们会不断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当他们成功完成一次溪降后,那种兴奋和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清远玄真峡谷的溪降则通过“动静结合”的路线设计,让职工感受自然与挑战的乐趣。“我们开发了畅玩线和王炸线两种线路,畅玩线适合亲子家庭和新手,难度低,全程约一小时;王炸线适合有经验的爱好者,挑战性强,要2个小时以上。”李全辉介绍,线路中融入了水滑梯、瀑布、攀岩、跳水等丰富项目,“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兴趣选择,既能在溪水中清凉穿梭,又能体验速降、跳水的刺激,很多人说‘玩一次就上瘾’。”
游客肖女士从肇庆专程来体验溪降,她兴奋地说:“在峡谷间溯溪、速降,风在耳边呼啸,水在身边飞溅,太解压了!路线设计得很合理,全程玩下来既开心又不觉得累。”体验溪降的王女士则对网红跳台印象深刻:“一开始很害怕,但在教练的鼓励下跳了下去,那种成就感无法言喻,溪道周围的风景也美,像在山水画卷里穿行。”
无论是桨板的悠然、冲浪的激情,还是溪降的刺激,从业者们都在通过精心设计,让职工轻松参与其中,感受亲水运动的独特魅力。“我们不仅是教技术,更是传递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冯永信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追求。
数据
亲水经济“火热”出圈
从广州海珠湖的桨板俱乐部,到汕头黄金海岸的冲浪基地,再到清远玄真峡谷的溪降项目,一个个亲水项目的火热,折射出广东暑期亲水经济的蓬勃态势。数据显示,桨板俱乐部暑期日均接待量翻倍,亲子家庭成为主要客群;玄真景区暑期日均接待量达6000至7000人次,最高逾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20%,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冲浪俱乐部的研学团、职工亲子客群持续增加,少年营期期满员。
马蜂窝旅游网6月发布的2025年夏季“旅行蜂向标”报告显示,广东游客对亲水玩法情有独钟,滨海岛屿、山野漂流和溯溪等均成为消费热门。据统计,2024年广东16宗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中已有13宗正式投入运营,试点建设期间新增直接就业岗位超1500个,2024年度累计吸引游客2404万人次,实现运营收入8.3亿元。
观察
业内以匠心服务守护安全
广东亲水经济的火热,离不开从业者们的匠心付出。冯永信从2017年接触桨板运动后,便致力于推广这项运动。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桨板运动参与火炬传递引发关注,这项起源于美国夏威夷的水上运动在国内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桨板让我看到了更多自然景观,比如海珠湖的鹭鸟、跳上桨板的鱼,我希望通过专业服务,让更多人感受这份美好。”他建立了完善的教练培养体系,招纳本地青年和体育院校毕业生,“所有员工必须考取教练证和救生员证才能上岗,每周组织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
汕头不仅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更是悄然崛起的冲浪胜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冲浪爱好者,在这里追逐浪尖上的自由与激情。在广东的冲浪胜地中,汕头也有一席。李阳曾主理过多家冲浪俱乐部,曾多次担任国家级冲浪比赛的技术裁判,他2022年选择在汕头开设俱乐部,“粤东冲浪爱好者以前要远行才能体验,我们在这里开店,就是想让大家就近享受冲浪的快乐。”他还积极推动冲浪运动的普及,“今年11月十五运会竞技体育组冲浪将在汕头举行,这会带动更多人了解冲浪,我们要做好服务,让大家敢尝试、能学会。”
2022年,林培全从广州返乡就业,原本爱好冲浪的他看到汕头开设冲浪俱乐部毅然选择这一行。在李阳的鼓励和带领下,林培全考取了冲浪国家级技能教练员证书,正式成为本土教练员。谈及从事这一行的原因,林培全的回答中,多次提到了爱好、离家近等字眼,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冲浪,热爱冲浪。
深挖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开发溪降项目是景区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出的战略决策。”玄真景区工作人员林涛介绍,玄真峡谷地区拥有清澈见底的玻璃水资源和峻峭幽深的峡谷地貌,具备开展溪降运动的天然条件。且随着近年来户外运动的兴起,游客对于新奇、刺激的旅游项目需求不断增加,景区便看准了溪降这一市场空白。玄真景区溪降项目自2024年首次推出以来,深受大众的喜爱,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林涛透露:“去年暑假期间,景区的日平均客流量较之前有明显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游客就是冲着溪降而来。”
不仅如此,溪降项目的火爆还带动了景区其他项目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游客在体验完溪降后,往往还会选择在景区内的水上乐园、峡谷漂流等项目继续游玩。同时景区还配套了高端度假酒店、餐厅及潮玩馆等设施,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消费。”林涛说。此外,溪降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显著。林涛表示,项目的开发与运营,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从教练、救生员到景区大巴司机,解决了当地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同时,游客的增多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景区还在不断完善和丰富亲水项目的配套设施。“我们也在探索与专业团队合作,开发更具特色的溪降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亲水项目的玩法。”林涛对亲水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
助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
这些劳动者的实践,不仅守护了职工的亲水时光,更推动着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提质升级。亲水项目不再是简单的“玩水”,而是融合了运动、自然、文化的综合体验,满足了职工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正如冯永信所说:“桨板的魅力在于亲近自然,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份亲近既快乐又安全。”
夏日的南粤大地上,亲水的笑声还在继续。在从业者们的匠心服务与安全守护下,越来越多的职工走进自然,在水中释放压力,收获快乐。这份清凉与安心,正是广东暑期亲水经济最动人的风景,更是文旅消费升级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誉建业 林婷玉 徐亚辉)
责编:孙科琳
二审:刘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