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清晨,我们从龙回头启程,原计划在东戴河止锚湾停留两日。可真到了地方,入眼尽是熟悉的大海、沙滩与游人,少了龙回头那份独特的建筑风情。
当然,倒不是这里景致不佳,只是我们打小在海边长大,对这样的场景实在提不起新鲜感。
短暂歇脚后,二弟和妹妹要动身去山西了。先生望着他们的背影叹道:"你要是不用值班,咱跟着去山西多好,跟老弟搭伴路上也热闹。"
我心里一动,当即接话:"那我问问同事弟,看他能不能换我值几天班,我回来再补给他。"
先生一听乐了,催着我赶紧打电话。电话那头,同事弟一口应下:"姐你放心去玩,这边我都能安排妥当。"
就这么着,我和先生临时改了行程,决定跟着二弟同赴山西,第一站先落脚山海关。在东戴河海滨简单吃了凉皮和鸡蛋灌饼,我们便驱车往山海关赶。
这座坐落在河北秦皇岛东北部的古城,是明代长城的东北关隘,"天下第一关"的名号早已如雷贯耳。出发前,二弟已在网上订好古城里的"优雅小宅旅馆",两间客房静候我们到来。


两个多小时后抵达目的地,民宿果然人如其名。江南小筑风格的回字型建筑,黛墙灰瓦配着灰白主调,透着秀气雅致。进了小院,假山绿植旁摆着白色休闲桌椅,颇有几分情调;室内则是简单整洁的两床一桌,倒也清爽。
店主是对同龄的中年夫妻,女主人和善,男主人憨厚,一看就是热心肠。听出我们的锦州口音,女主人笑着说自己老家在绥中,算起来还是老乡。
老乡见老乡总有说不完的话。她眉眼弯弯地讲起女儿在北京的生活,婆家是清华教授,女婿毕业于北大,亲家待女儿比亲妈还周到。"今年女儿怀了孕,过阵子我就关了旅馆去北京照顾她。"男主人在一旁补充,自己还有两年才退休,得先留在家守着。
看着这对夫妻身上的良善与感恩,忽然觉得所谓福气,大抵都是自身修来的。
简单洗漱后准备出门觅食,女主人推荐了"喜韵餐厅",又拿出晚上的演出和灯光秀门票,说从她这拿能便宜五块钱,"你们先拿着,想看就看,不想看回来还给我就行。"二弟笑着接过来:"肯定去看看。"
漫步古城小街,两侧店铺的名字都透着风雅——"水云间""等你遇见",每个都像句诗。街边的塑像、钟鼓楼和闯关东主题建筑,更添了几分古典韵味,让人不由得生出几分肃穆与敬仰。
在钟鼓楼附近找到喜韵餐厅,点了当地特色的"海鲜浑锅"。说实话这道菜有些让人失望,198元的三人份里只有四只虾、几片五花肉、几个虾球丸子,再配上冻豆腐、海带丝和酸菜,味道寡淡不说还偏贵,实在不推荐。倒是店里的凤梨大窑汽水,清甜爽口,连平素忌糖的妹妹都喝了两杯。




相比之下,晚上的演出堪称惊艳。四场表演我们看了三场(杂技那场略过了),场场座无虚席。尤其是《怒发冲冠》情景剧,吴府大院里闯王部下劫走陈圆圆的戏码,紧接着吴三桂怒降清军的厮杀场面,骑兵演员们在马上持枪作战、倒立跳跃的绝技,看得人瞠目结舌。




七点二十开场的湖边演出更见功夫,红衣古装女子踩着一根细竹竿泛于水面,伴着《半壶纱》的旋律缓缓漂来,随后上演的打铁花更是将夜空映得通红,堪称奇观。



压轴的灯光秀虽不算新鲜(此前看过类似的),但站在城墙下看3D投影在"天下第一关"城墙上流转,倒也别有风味。
只是,一整天赶路看演出,腰早就酸得直不起来,九点多便回民宿歇息了,只盼着明天有力气进军平型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