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_地市新闻】
今年上半年,湛江市“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100%覆盖,群众文艺作品获省级奖项数量再创新高,文化惠民成效大幅提高,非遗与旅游融合拉动文旅消费增长,“鲜美湛江”文旅品牌越擦越亮。
公共文化设施“一张网”打造“15分钟文化圈”。随着新建的镇级文化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投入使用,目前湛江市已建成1个市级馆、11个县级馆、121个镇级站、1724个村级中心,实现“市有馆、县有院、镇有站、村有室”。各级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造“15分钟文化圈”,服务广大市民游客。比如赤坎区将老街骑楼改造为“百姓舞台”,周末雷剧、木偶戏轮番上演,节假日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霞山区文化馆组织“文艺轻骑兵”开展群众文化活动98场;麻章区文化中心启动“墨韵华章”书法公益培训班,每周举办一场,累计培训225人次。
群众文艺作品“量质双升”点亮群众多彩生活。2025年,湛江市群众文艺作品获省级奖项12个,同比增长50%。其中,湛江市文化馆2个作品斩获1金1银,与广东省文化馆合作的《颠倒歌新编》获金奖,联合湛江市青少年宫、湛江市艺术活动中心共同演出的《阿爷的木偶戏》获银奖。在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决赛中,湛江市创历年少儿艺术花会最好成绩,取得1金1银2铜的丰硕成果。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拉动文旅消费增长。湛江市以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核心,推出“非遗+旅游”精品线路12条,吸引研学团队超300批次。湛江市文化馆新建非遗馆免费开放,端午假期日均接待学生超2000人次;廉江市、遂溪县借力龙舟赛人气举办非遗展览,观众达数万人次;徐闻菠萝文化节“火出圈”,抖音话题播放量达2.3亿次。此外,“政府搭台、社会唱戏”成为新趋势。赤坎区通过企业冠名筹措300万元,利用“五一、国庆、春节”三大黄金节日打造金沙湾、赤坎老街两大景区品牌,各类非遗项目、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和文艺团体表演等吸引众多游客;遂溪县连续三年发动乡贤和爱心企业家捐赠200多万元,举办环北部湾龙舟赛;廉江市创新“非遗+集市”模式,带动文旅消费超千万元。
下一步,湛江市将持续擦亮“鲜美湛江”城市文旅IP,让文化惠民的成色更足、群众的幸福感更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