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蒸腾的八月,千年古镇朱家角在漕港河的柔波里漾开一片清凉。这座正全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的古镇,用“潮音四时漫,沪韵江南新”沉浸式文化季开启消夏新模式。本月,匠心工坊和乐动水岸两大类共26场活动在朱家角古镇开展,在青石板巷弄与临水廊棚间,为中外游客带来一段融合历史底蕴与当代创意的文旅体验。在青石板巷弄与临水廊棚间,为中外游客带来一段融合历史底蕴与当代创意的文旅体验。
午后,122岁的朱家角大清邮局化身非遗工坊。在匠心工坊手作课堂中,清凉的角里客厅里,薄荷、艾草、茉莉、迷迭香、薰衣草等材料的清香随空气弥散。通过指导老师对于香囊历史的起源以及制作步骤的讲解,亲子家庭在指尖翻飞间制作出精美的香囊,顷刻间,古法香囊从热播剧的考究道具变为可触摸的文化传承。
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小陈表示,他用薄荷、艾草、茉莉制作了一个防蚊小香包并开心地说:“我夏天最怕蚊子咬,有了香包,蚊子就可以离我远远的了。”另一位小朋友小接兴奋地分享了他和妈妈一起制作中式古法香囊的经历。他告诉记者:“今天我了解了香囊的历史。香囊不仅闻起来香,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我可以把它放在我的书包上或者枕头边,很实用。”
傍晚,当朱家角古镇渐渐褪去暑气,放生桥畔的放生亭中,青城乐队的原创旋律随漕港河水流淌。在乐动河岸活动中,脍炙人口的旋律撞上乐队演奏,原创音乐轻轻诉说青浦故事。游客们倚栏聆听不时打着节奏,外国游客随着旋律摇晃——千年古桥见证着水乡新声的跨时空对话。
青城乐队主创邹一峰告诉记者:“能在朱家角标志性的建筑物放生桥下演出,感到十分荣幸。”他表示,音乐在传播地方故事上具有独特优势,“传播中国故事、上海故事、青浦故事,音乐是一种很好的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跟律动,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
活动地点:朱家角古镇放生亭、朱家角大清邮局
记者:周昱含
摄影:周昱含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